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210771" ["articleid"]=> string(7) "584867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5章" ["content"]=> string(3565) "

信任从来不是凭空产生的,它藏在每笔清晰的账目里,藏在每次公开的分红里,藏在每个人都能看到的公平里。当财务透明成为习惯,股权才真正从纸上的协议,变成了团队心里的“定心丸”。

2023年7月的热浪席卷了整座城市,文创园的梧桐树叶蔫蔫地耷拉着,工作室的订单量也跟着降温。林墨看着空荡荡的收件箱,连续三天没接到新订单,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上周还忙得脚不沾地,这周怎么突然就没人下单了?”他翻着客户名单,能联系的都联系了,回复不是“淡季没预算”就是“等秋天再说”。

陈野的相机摆在桌上落了层薄灰,技术部的电脑屏幕大多暗着。赵阳开发的素材库系统早就完善了,却没新订单需要调用素材。林溪的手绘板旁堆着几张空白画纸,她尝试画新模板,却没心思下笔:“再这样下去,下个月房租都成问题。”

办公室的气氛像被烈日晒过的空气,沉闷又压抑。苏晓晓翻着往年数据:“设计行业有淡季很正常,夏天小店都忙着进货囤货,没精力搞宣传设计。”她指着客户档案里的面包店王阿姨,“王阿姨说夏天面包销量低,连传单都省了。”

“不能等!”林墨突然站起来,椅子腿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咱们得主动找订单!”他记得跑业务时看到老街有很多小店,招牌褪色、海报陈旧,说不定有需求。陈野点头附和:“我可以拍老街素材,做成案例展示,比空口说更有说服力。”

第二天一早,林墨带着团队出发扫街陌拜。他特意穿了件整洁的白衬衫,把线上成功案例打印成小册子,苏晓晓在每个案例旁标注“小店故事”:“童装店李姐的女儿爱画画,我们就把孩子的画融进设计里;花店王阿姨的玫瑰是老伴种的,我们加了‘爱情保鲜’的主题。”

第一家拜访的是五金店,老板挥挥手说:“我这店开了二十年,不用搞那些花里胡哨的。”林墨刚递出名片就被拒绝,笑容僵在脸上。第二家文具店老板娘忙着算账:“学生都放假了,等开学再说吧。”第三家理发店老板直摇头:“找大公司设计更靠谱,你们年轻人懂什么?”

太阳越升越高,汗水浸湿了林墨的衬衫,册子上的案例被手汗浸得发皱。走到第七家水果店时,老板连门都没让进:“别耽误我做生意!”赵阳攥着相机背带,小声问:“要不……我们回去吧?”林墨抹了把汗,把册子重新理平整:“再试试,说不定下一家就成了。”

他们在老街转了大半天,被拒绝了十次。拒绝的理由五花八门:“没钱”“没必要”“不信任小工作室”。苏晓晓的丸子头散了,陈野的相机包磨得肩膀疼,林溪的手绘笔在宣传册上画了又改,始终没找到打动客户的点。

傍晚准备返程时,林墨看到面包店王阿姨在门口收拾摊位。王阿姨是工作室的老客户,之前做过开业海报。林墨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王阿姨,您最近生意怎么样?”

王阿姨叹着气:“夏天面包容易坏,进少了不够卖,进多了浪费。”她看到林墨手里的册子,突然说:“你们线上那个‘老街故事’系列我看过,把修鞋铺大爷的工具都画成插画了,用心得很。”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0484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