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210372" ["articleid"]=> string(7) "5848654"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2章" ["content"]=> string(3594) "
"如果检测发现问题,您愿意承担什么责任?"
张明远毫不犹豫地回答:"如果权威检测发现我们的产品有任何问题,我愿意承担全部责任,并向所有消费者道歉和赔偿。但我有信心,检测结果会证明我们的清白。"
这些专访播出后,舆论风向开始发生微妙变化。很多理性的网友开始为张明远的坦诚点赞:
"看了采访,感觉张总很真诚,不像是在撒谎。" "敢于接受权威检测,说明确实有底气。" "这种开放透明的态度值得尊敬。"
专家背书的权威支撑
为了进一步增强说服力,张明远开始邀请权威专家为黄金橙背书。
第一个邀请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李教授,这位70岁的老专家在农业界德高望重,说话很有分量。
李教授实地考察了农场后,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作为一个从事农业研究50年的老人,我必须说,食神农场的技术确实令人震撼。"
"虽然我不能完全理解他们的技术原理,但从科学角度来看,他们的做法是合理的。"李教授推了推眼镜,语气严肃,"我们不能因为一个技术超越了我们的认知,就否定它的存在。"
"我已经对黄金橙进行了全面检测,各项指标都符合甚至超越国家标准。"李教授拿出检测报告,"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是一种安全、营养、高品质的农产品。"
接下来,营养学专家刘博士也发声支持:"从营养学角度来看,黄金橙的营养密度确实很高,但这在科学上是可以实现的。通过优化种植条件,完全可能培育出营养含量更高的农产品。"
食品安全专家王教授更是明确表态:"我仔细研究了网上的那些质疑,发现大多数都是基于猜测而非事实。食神农场提供的检测报告是真实可信的,产品安全性没有问题。"
最有说服力的是农业部科技司的官方表态。司长在记者会上说:"我们已经组织专家对食神农场进行了实地调研,认为他们的技术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我们支持这种创新,也会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这些权威专家的背书产生了巨大影响。很多原本持怀疑态度的消费者开始改变看法:
"连农业部都支持,应该没问题吧。" "这么多专家都说好,不可能都被收买吧。" "看来是我们误解了,张总确实不容易。"
更重要的是,主流媒体开始转变报道角度。《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用包容心态看待农业创新》,呼吁理性看待新技术。《光明日报》刊登了《现代农业需要更多"张明远"》的深度报道,高度赞扬了食神农场的创新精神。
这些正面报道有力地对冲了负面舆论,让公众重新审视黄金橙事件。
用户证言的真实力量
在专家背书的同时,真实用户的证言也开始发挥作用。
王雅琪组织了一场特殊的发布会,邀请了50位黄金橙的长期用户分享体验。这些用户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都是自愿参加的。
第一个发言的是退休教师张大妈:"我今年65岁了,吃过的水果不计其数。但黄金橙确实不一样,不仅味道好,吃了以后精神状态明显改善。"
"我患有糖尿病,平时不敢吃甜的水果。但营养师说黄金橙的糖分结构特殊,我可以适量食用。吃了三个月,血糖控制得更好了。"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5048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