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184416" ["articleid"]=> string(7) "5843634" ["chaptername"]=> string(7) "第4章" ["content"]=> string(2752) "。

环顾这个破败的“家”,没什么可留恋的。

背上沉甸甸的登山包,推开吱呀作响的破木门。

外面天刚蒙蒙亮。

空气清冽,带着泥土和草木的气息。

下河洼村还在沉睡,只有几声零星的鸡鸣。

我深吸一口气,大步朝着村外那条坑坑洼洼的土路走去。

头也不回。

三十里路。

全靠两条腿。

土路崎岖不平,两边是收割完的稻田,枯黄的稻茬支棱着。

偶尔有赶着牛车、挑着担子的农人经过,都诧异地盯着我。

一个年轻姑娘,穿着样式古怪(对他们来说)的深灰衣服,背着个鼓鼓囊囊的奇怪大包(登山包),独自走在路上。

太扎眼了。

我尽量低着头,加快脚步。

脚底板开始发疼,肩膀被背包带勒得生疼。

汗流浃背。

中午找了个没人的小树林,坐下休息。

拿出矿泉水喝了几口。

掰了半块压缩饼干,就着水咽下去。

干巴巴的,但顶饿。

下午的路更难熬。

太阳毒辣辣的。

腿像灌了铅。

后悔没在空间里塞辆自行车。

终于,在太阳快要落山,晚霞烧红半边天的时候,我看到了青石镇的轮廓。

灰扑扑的城墙,不高。

城门口人来人往,有挑担的,推独轮车的,赶驴车的。

比下河洼热闹多了。

我松了口气,拖着灌了铅的腿挪过去。

城门口没有守卫盘查(小地方),我随着人流混了进去。

镇子里是青石板铺的街道,两旁的房屋大多是砖木结构,高矮不一。

沿街开着各种铺子:杂货铺、粮店、布庄、铁匠铺、小饭馆……空气里混杂着各种气味:食物的香味、牲口的臊味、尘土味。

行人穿着多是粗布短打,偶尔有穿着绸缎长衫的,一看就是有钱人。

我背着大包,穿着运动服,像个异类,引来不少侧目。

当务之急:找个地方落脚,然后把手里的粮食换成钱。

钱是硬通货。

我循着记忆(原主好像来过一两次,模糊的印象)和饭馆飘出的香味,找到了一条相对热闹的街道。

街角有家客栈,门脸不大,挂着褪色的“悦来客栈”布幡。

就这吧。

我走进去。

柜台后是个四十多岁的干瘦男人,打着算盘,眼皮都没抬。

“掌柜的,住店。”

我开口,声音有点哑。

掌柜的抬起头,三角眼在我身上扫了一圈,尤其在鼓囊囊的登山包和我那身运"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982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