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184354"
["articleid"]=>
string(7) "5843622"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4章"
["content"]=>
string(2706) "得很好,很幸福。
我一直以为,只有我一个人,在地狱里挣扎。
原来,她也和我一样。
甚至,比我,更痛苦。
我合上日记本,把它,放回了原处。
然后,我走出了那间卧室,走出了那套房子。
我没有带走那个音乐盒。
我什么,都没有带走。
我把那段属于我们两个人的过去,连同那本日记一起,永远地,锁在了那里。
晚上,我坐在飞往美国的飞机上。
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一条微信信息。
是林若薇发来的。
周衍,一路顺风。
还有,对不起。
我后悔了,真的。
我看着那几行字,看了很久。
然后,我关掉了手机。
窗外,是无尽的,黑暗的,云海。
而在云海的尽头,是普林斯顿的,灯火。
和我的,全新的,人生。
15. 苏院士的红酒杯,映着窗外的万家灯火普林斯顿的生活,比我想象中,更精彩。
这里,是全世界最聪明的大脑的聚集地。
我每天,都和那些物理学界的泰斗们,一起喝咖啡,讨论问题。
我见到了爱德华·威滕,和他探讨了整整一个下午的弦理论。
我见到了胡安·马尔达西那,听他亲口讲述AdS/CFT对偶的奥秘。
我的眼界,被前所未有地,打开了。
我像一个贪婪的孩子,疯狂地,吸收着这里的一切。
一年后,我带着一个全新的、足以震惊整个物理学界的理论构想,回到了中国。
苏院士亲自来机场接我。
看到我,她笑着说:“黑了,瘦了,但眼神,更亮了。”
回到C大,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苏院士,递交了我的博士毕业论文。
我的论文,题目是《关于M理论在十一维时空下的非微扰精确解及其在宇宙大爆炸奇点问题上的应用》。
这是一个,极其艰深,也极其超前的题目。
答辩那天,整个物理学院,几乎所有的教授,都来旁听了。
甚至,连已经退休的,好几位老院士,也闻讯赶来。
我站在讲台上,面对着台下,那一双双充满了期待和审视的眼睛。
我没有紧张。
我用了一个小时,清晰地,阐述了我的理论。
当我讲完,放下话筒的那一刻。
台下,先是长久的,死一般的,寂静。
然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苏院士站起身,第一个,为我鼓掌。
她的眼眶,是红的。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982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