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184348"
["articleid"]=>
string(7) "5843622"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1章"
["content"]=>
string(2742) ",报复我吗?!”
我停下脚步,但没有回头。
“是。”
我承认了。
“我最初的动力,确实,是来自于你给我的屈辱。”
“但现在,”我顿了顿,感受着晚风吹过我的脸颊,“我已经,不需要了。”
“因为,我看到了,比报复你,更有趣的,风景。”
说完,我迈开脚步,没有再回头。
身后,传来她压抑不住的、崩溃的哭声。
那哭声,在日内瓦清冷的夜色里,显得格外凄凉。
但,与我无关了。
13. 我看着她,像看一篇被驳回的论文从日内瓦回来后,我的生活,似乎又恢复了平静。
但所有人都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我在系里的地位,变得超然。
再也没有人,会因为我的“出身”而轻视我。
那些曾经对我爱答不理的教授,现在见到我,都会主动地和我打招呼,探讨学术问题。
而林若薇,则彻底沉寂了下去。
我听说,她回来后,就大病了一场。
销了假,也几乎不来学校。
她申请的几个项目,也都被打了回来。
她在日内瓦峰会上的“事迹”,早就传遍了整个C大。
所有人都用一种同情而又鄙夷的目光看着她。
学术圈,就是这么残酷。
它崇拜天才,也最擅长,捧杀和……羞辱。
而她,不幸地,成了后者。
我和她,再也没有任何交集。
直到一个学期后,系里进行博士中期考核。
我是考核小组的成员之一。
而林若薇,作为青年教师,被安排来做会议记录。
那天,我坐在评委席上,看着她拿着纸笔,低着头,安静地坐在会场的角落里。
她瘦了很多,也憔悴了很多。
身上那股曾经咄咄逼人的骄傲,消失得无影无踪。
她就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努力地,想把自己,缩成一个透明人。
整个考核过程,她都没有抬起过一次头。
我也没有和她说过一句话。
我们之间,隔着不到十米的距离,却像隔着一条无法跨越的银河。
考核结束,我抱着一堆材料,走出会议室。
在走廊的拐角,她叫住了我。
“周……周师兄。”
她对我的称呼,变了。
从“周衍”,变成了“周师兄”。
一个充满了尊敬,也充满了距离感的称呼。
我停下脚步,看着她。
“有事?”
“我……”她攥着手里的记录本,指节发白,“我……想请"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9823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