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163890"
["articleid"]=>
string(7) "5838984"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1章"
["content"]=>
string(2686) "万年,不负天地所托,不负生民所望。
谨以所祷,告于上下神祇。
尚飨!”
这一年,又被称为大秦元年。
又是百年时光流过,已是大秦100年。
这百年来,自从华天将水泥研究出来。
大秦就开始了大基建时代。
一条又一条的水泥路像是蜘蛛网一般在大秦版图上蔓延开来。
到了后期已经有人开始尝试使用水泥建造房屋。
东南亚地区的橡胶在华天的示意下开始被大量收割。
有聪明的人已经想到将橡胶运用在车轮上。
得益于水泥路的建设以及橡胶车轮的装备普及。
两个地方之间的通行时间大大缩短。
天南地北的物品货物开始了大规模的交易,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帝国人口也达到了九千多万,马上就能突破一亿的大关。
不过相较于如今的帝国版图,一亿人口还是太少。
很多地方都处于荒废状态。
大秦200年这百年,大秦帝国开始了规模极其庞大的教育工程。
帝国在全国县级地方开始使用水泥修建小学堂。
有的地方学堂甚至修建到了乡一级。
帝国鼓励孩童参加学堂教育,凡是在小学堂学够四年的。
就有资格前往郡中的学堂参加三年的中学堂教育。
最后合格毕业的就有资格在各郡或是帝都咸阳参加大学教育。
因为造纸术以及印刷术在这一百多年间的发展,教育成本都在帝国的承受范围之内。
小学堂的四年教育都不用交钱,不过其他的教育都需要付出学费。
很多百姓在农忙之时,都喜欢把家中的小孩送到小学堂之中。
受华天的影响,始皇自从获得长生后就不再以法为尊,转而包容百家,不再压制其他百家文化的发展。
所以学堂之中往往有多家学派的老师开课讲课。
课程内容丰富而实用。
其中以农家、医家、儒家最为受人欢迎。
大秦400年教育工程已经经过二百年的推进。
小学堂的教育已经循序渐进的成为了强制性教育。
凡帝国未满十五周岁的孩童,不论男女,都要在县、乡、村的小学堂进行四年的学习。
若有未参加的,家长都要受罚。
现在的大秦帝国,人口已经高达五亿。
受过小学教育的几乎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九。
几乎人人识字。
不过小学教育结束后愿意进行进入中学学习的,少之又少。
全帝"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91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