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163868" ["articleid"]=> string(7) "5838984" ["chaptername"]=> string(7) "第5章" ["content"]=> string(2664) "休养生息两天后,咸阳骊山。

一副热火朝天的模样。

骊山周围密密麻麻搭建着数不清的小棚子。

骊山的山体位置已经被彻底挖矿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深坑,一个宏大的地下宫殿群已经可见雏形。

数以万计的人正不断运送材料进出。

深坑中更是有着数不清的人正在忙碌建造着。

从始皇刚开始继位,这座闻名后世的庞大皇陵就开始了建造,花费了足足三十五年的时间。

现在更是有着足足三十万人同时参与修建。

今天一道政令从咸阳发到骊山。

骊山所有被征召服役的民夫都被始皇遣散回家,仅仅留下两万余刑徒和几百匠人继续剩下的修建。

对于修建速度也没了严苛的要求,只要求确保质量。

得到消息的所有民夫欢呼雀跃。

他们已经有太多年没有回过家,有太多人从青丝熬成白发。

听到这道消息不免热泪盈眶。

“陛下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所有民夫都跪倒在咸阳的方向高呼万岁。

声音响彻天地。

与此同时,距离骊山几十公里的地方,一座位于地上的宫殿群也正在如火如荼的修建,近十万的民夫正挥洒着汗水。

这正是大秦帝国的又一传奇——阿房宫!

在帝国的其他地方,还有着二十几万的民夫为阿房宫的修建默默付出。

几十米高的巨大木料,十几近百吨的各种石料通过这二十几万人肩挑体扛,穿越百里千里,不断运到阿房宫和骊山。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阿房宫和帝国各处,都响起了阵阵万岁声。

全国参与骊山和阿房宫的民夫近百万,绝大部分都被遣散回家。

只有修建驰、道长城的民夫没受影响,不过却有了薪酬,每月三钱,不再是白白服徭役。

没多久,又一道政令传遍全国。

全国减轻徭役赋税,凡是参加徭役的民夫都有了一份薪酬。

虽然薪酬与付出十分不匹配,但聊胜于无。

同时国家鼓励生育,鼓励各族互婚。

听到这则政令,全国人民都是心头一轻。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慢慢发展进步。

华天不可能仅凭一己之力硬生生的将一个文明拔高到一级文明的程度。

这已经是华天游说始皇争取到的最好政策。

3 法 纸 粮咸阳街头,一个与周围人衣着不同的青年正打量着周围的商贩。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910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