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160368" ["articleid"]=> string(7) "5838064"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8章" ["content"]=> string(3804) "

“臣已经查证,瓜分内帑拨款之人除韩爌、刘一燝、左光斗外,还有吏部尚书周嘉谟、礼部侍郎钱谦益、都察院御史高攀龙、袁化中、内阁大学士叶向高之子叶成学、太常寺左少卿赵南星、兵部侍郎蔡宗翰……等人,共分润边饷银一百五十万两,其中兵部、吏部、工部层层克扣,最终到运往辽东的,不足五十万两。”

“好,好啊。”皇帝的声音极轻,却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这就是朕的肱股之臣,这就是大明的清流,连军饷都敢贪,他们还有什么不敢干的?”

他猛地合上账册,抬头看向殿外:“传旨——即刻召内阁、六部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通政使司、大理寺卿……凡在京三品以上官员,全部到乾清宫觐见!”

“臣,遵旨!”刘若愚领命离去。

半个时辰后,乾清宫内鸦雀无声。

朱由校高坐龙椅,面色阴沉如铁。

殿内站满了朝中重臣,从内阁首辅到六部尚书,察觉到皇帝阴沉的脸色,一个个低垂着头,大气都不敢出。

“诸位爱卿”朱由校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今日锦衣卫审讯韩爌、刘一燝、左光斗等人时,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朕有惑,特意召各位大臣前来”

随即,朱由校把目光投向场中的一位面庞清瘦,精神矍铄的老臣。

“李尚书,你身为户部尚书,想必对银子再熟悉不过了,你帮朕看看这些银子出自哪里啊?”

一旁的刘若愚将一盘从左光斗府中搜出来的“内帑银”端给李邦华

这位素以“铁算盘“闻名的老臣上前拿起一锭银子仔细端详,当看到底部清晰的“内帑”印记时,他的手猛地一抖,银子差点脱手。

“回、回陛下,这些银锭底纹铸着宝源局字样。”李邦华的声音发颤,“这...这是内帑库的官银,是...是先帝特批的...”

李邦华心中一颤,他也没想到这群人竟然如此胆大妄为,竟然连先帝从内帑中拨付的军饷都敢贪,简直是丧心病狂!

“哦?“朱由校挑眉,“那李尚书再告诉朕,为何内帑的银子,会在左佥都御史左光斗的府上?“

殿内顿时一片死寂,一些心中有鬼的官员脸色瞬间煞白。

李邦华额头渗出冷汗:“臣不知...“

“不知?”朱由校冷笑一声,“那朕来告诉你。“他猛地拍案“那是朕的父皇!从自己内库出的!是给九边将士活命的钱!”

少年天子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受伤的幼龙发出凄厉的咆哮,“二百万两!整整二百万两!你们告诉朕,现在辽东的军士拿到多少?”

“五十万两。”朱由校伸出手,五指张开又缓缓攥紧,仿佛要将那些硕鼠的心肺捏碎,“兵部抽走百万,吏部扣下四十万,工部吞了十五万,只剩下剩下的五十万!”

朱由校拿着供词和账册,“去,拿下去让朕的大臣们看看,这就是我大明的忠臣,这就是我大明的清流”

“高攀龙!你分了多少啊?袁化中!你参劾边将克扣军饷的奏疏,墨迹未干啊,那你克扣银子的时候怎么没想着弹劾一下?高攀龙,你身为督察院御史,却同流合污,简直是令人发指?”

每一声诘问都像一记重锤,砸得被点名的官员浑身剧颤。礼部侍郎钱谦益官袍下的双腿抖如筛糠,额头的冷汗滴进眼中,刺得他不敢睁眼。

“沙沙沙,账本在群臣之间流传,有些官员满脸震惊和愤怒,有些官员则是一脸庆幸上面没有自己的名字......”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8997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