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154932" ["articleid"]=> string(7) "5836919"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1章" ["content"]=> string(4002) "

“后世之人能造出来,我们大汉为何就造不出来?”

霍去病不服气地反驳:“此物利国利民,不光是打仗,运粮、传令、巡视地方,哪一样用不上?若是真能造出来,我敢跟陛下去立军令状,一年之内,必定为陛下扫平匈奴!”

“休得胡言!”卫青立刻呵斥他。

“好了。”刘彻开了口。

他安抚住怀里的儿子,将他交给卫子夫,然后站起身,走到两人中间。

“去病有此雄心,是好事。仲卿思虑周全,也无过错。”

他拍了拍霍去病的肩膀:“凡事不可一蹴而就,还是要多跟你舅舅学学,不要如此急躁。”

说完,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天幕。

朕当然知道这是个好东西。

但问题是,现在,我们能不能弄出来?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腰间的剑柄,脑中已经开始飞速盘算起来。

……

贞观五年,甘露殿。

李世民早年随父起兵,南征北战,马背上打天下,什么样的大场面没见过?

可刚才那一幕,他是真的没见过。

短暂的失神后,他心中涌起的,是与刘彻、刘邦一般的,强烈的渴望。

“此物若能为我大唐所有……”

话音刚落,一个身影便站了出来。

“陛下,不可!”

魏征一脸严肃地看着他。

李世民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心里有些不快。

“魏卿,你平日里反驳朕的一些政令,朕多会听取。但此物,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利国利民的神器,为何不能弄?”

魏征躬身一礼,不卑不亢地说道:

“陛下,臣并非说此物不好,而是请陛下切勿冲动。”

他的声音在安静的殿内清晰回响。

“此物看着是好,却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

“我等连其是何构造,用何等材料,一概不知。”

“没有图纸,没有法门,工匠又如何造得出来?”

“若为造此物而强行征调万民,失了民心,便成苛政,这不是为政者应该做的。”

“请陛下莫要步隋炀帝后尘!”

魏征的一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李世民火热的心头。

他沉默了。

但李世民不得不承认,魏征说的每一个字,都切中要害。

这天下被隋炀帝折腾了这么多年,如今国力虽有恢复,但远未到可以肆意挥霍的地步。

为了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物”,去透支整个国家的未来,这确实不是明君所为。

良久,李世民长叹一口气,对着魏征点了点头,语气诚恳:

“魏卿所言极是,是朕……有些心急了。”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魏征见皇帝听从了劝谏,这才躬身退回原位。

大殿恢复了平静。

但房玄龄与杜如晦却突然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察觉到了一丝异样。

这次的直播……

为何感觉与上次有些不同呢?

洪武八年,应天府。

上一秒,朱标还沉浸在后世百姓自觉排队,井然有序的氛围中,感叹其民风教化之盛。

下一秒,那呼啸而过的白色长龙,就将他脑子里所有的想法都撞得粉碎。

他呆立当场,嘴巴微微张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那是个啥玩意儿?!”

朱元璋猛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双眼瞪得像铜铃,死死盯着天幕。

仿佛要将那已经消失的幻影再看个清楚。

朱樉、朱棡和朱棣三个小子却兴奋得满脸通红,嗷嗷直叫。

“父皇!父皇!造一个!咱们大明也要有这个东西!”

朱棣最先反应过来,少年人的脸上满是狂热与兴奋:

“有了那东西,北元那些鞑子还跑得了吗?从南京出发,一天就能到大都!”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8842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