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154924" ["articleid"]=> string(7) "5836918"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5章" ["content"]=> string(2668) "步就是找买家。

我拿着我们自己织出来的那块布,挨家挨户地去推销。

一开始,没人相信我们。

那些小作坊的老板,看到我一个年轻姑娘,推销一台闻所未闻的“山寨”机器,都像看骗子一样把我往外赶。

我一次次地被拒绝,一次次地吃闭门羹。

但我不气馁。

我知道,这就是创业。

这就是我们选择的路。

终于,一个在城南开服装厂的温州老板,被我的执着打动了。

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答应去我们的“厂房”看一看。

那天,沈文州把机器擦得锃亮,亲自给他演示。

当温州老板看到我们那台“土炮”机器的效率,竟然比他厂里那些正规机器还要高出近三成时,他的眼睛都直了。

“这台机器,多少钱?”

他激动地问。

沈文州报出了一个我们商量好的、极具竞争力的价格。

老板当场拍板:“要了!

你有多少,我要多少!”

我们接到了第一笔订单!

五台机器!

走出仓库的时候,温州老板拍了拍沈文州的肩膀,感慨地说:“小伙子,有前途!

你这脑子,窝在国营厂里,真是屈才了!”

送走老板,我跟沈文州激动地对视着,千言万语,都化作了一个紧紧的拥抱。

我们知道,我们的时代,要来了。

09第一笔订单的成功,像一针强心剂,让我们俩都充满了干劲。

我们用赚来的第一桶金,扩大了生产。

沈文州招了几个信得过的、同样在厂里郁郁不得志的老技术员,组成了一个小小的技术团队。

我则正式成立了“销售部”——虽然部门里只有我一个人。

我们的“婉州机械厂”,就这么磕磕绊绊地开张了。

万事开头难,但一旦走上正轨,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

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和远低于市场价的优势,我们的机器很快就在南方市场打开了销路。

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我们的小仓库很快就不够用了,又租了旁边两个更大的。

我们的生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到半年,我们就还清了所有的欠款,还有了一笔可观的积蓄。

我不再需要骑着那辆破“二八大杠”去跑业务,沈文州给我买了一辆崭新的、漂亮的女士自行车。

我们也不再住那个阴暗潮湿的仓库,而是在市中心买下了一套宽敞明亮"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8842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