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154852" ["articleid"]=> string(7) "583691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3章" ["content"]=> string(3870) "

退朝的钟声响起,群臣如同劫后余生,一个个低着头,脚步虚浮地走出太极殿,谁也不敢多看龙椅上的皇帝和殿中持旨的太子一眼。……

东宫,书房。

檀香袅袅,驱散了朝堂上带来的血腥味。

李承乾正临窗而立,手中把玩着那卷明黄的圣旨,神情淡漠,那不是一道能决定他命运的旨意,而是一件寻常的玩物。

门外传来通报声,房玄龄与杜如晦联袂求见。

“让他们进来。”

很快,两位大唐的宰相一前一后走了进来,脸上堆满了关切的笑容。

“哎呀,殿下,”

房玄龄一进门就长吁短叹,“您今日在朝上,可真是……真是让老臣为您捏了一把汗啊!”

杜如晦也连连点头,一脸后怕的表情:“是啊,殿下。陛下正在气头上,您何必与他硬碰硬呢?这君无戏言,圣旨已下,去荆州便去吧。”

“房相言重了,”

李承乾转过身,示意二人落座,语气平淡,“陛下圣明,让本宫去荆州历练,是为本宫好,本宫岂能不知?”

房玄龄捋着胡须,一副“孺子可教”的欣慰模样:“殿下能如此想,那便是最好了。荆州之地,虽有几家不服管教的士族,但终究是大唐的疆土。陛下此举,正是要让殿下亲手去降服那些骄兵悍将,建立自己的威望。此举,有百利而无一害啊!”

“没错没错,”

杜如晦在一旁帮腔,“等殿下在荆州做出了成绩,陛下自然会看到殿下的才能,到时还不是风风光光地迎您回京?”

两人一唱一和,言语间满是为李承乾着想的“忠心”,在朝堂上,那个附和李世民,主张让太子早日就藩的人不是他们一样。

李承乾静静地听着,嘴角噙着似笑非笑的弧度。

他等两人说完,才慢悠悠地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轻声问道:“听二位相爷这么一说,这荆州简直就是个建功立业的宝地啊。”

“正是,正是!”

房玄龄与杜如晦连连点头。

李承乾放下茶杯,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一声清脆的“嗒”响。

他抬起眼,目光在两人脸上扫过,那眼神里的冰冷,让房玄龄和杜如晦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既然如此,”

李承乾慢条斯理地说道,“本宫明日便上奏父皇,荆州刺史一职,非房相与杜相不可。二位都是国之栋梁,去那等宝地,定能为我大唐再立新功。这个天大的功劳,本宫就不跟二位抢了,如何?”

一时间,书房内落针可闻。

房玄龄和杜如晦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得干干净净,张着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去荆州?

开什么玩笑!

他们一把年纪了,在京城这权力中枢待得好好的,跑去荆州那种蛮荒之地跟地方士族斗?

那不是要了他们的老命吗!

两人支支吾吾半天,冷汗顺着鬓角滑落,窘迫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一阵急促而沉重的脚步声。

“殿下!”

尉迟宝林、秦怀玉、罗通等一众年轻将领,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他们个个身着便服,却依然掩不住那一身的金戈铁马之气。

“殿下,您真要接旨去荆州?”

尉迟宝林是个急性子,一进门就嚷嚷开了,“那帮老匹夫欺人太甚!陛下也真是的……”

“宝林,住口!”

秦怀玉低声喝止了他,随即抱拳对李承乾道:“殿下,末将等都听说了。您若要去荆州,我等誓死相随!区区几个地方士族,算得了什么?末将愿为先锋,为您踏平荆州!”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884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