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154843" ["articleid"]=> string(7) "583691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6章" ["content"]=> string(3859) "
他看着魏征,忽然话锋一转,语气也变得温和起来。
“玄成言之有理,是朕多虑了。承乾是太子,是大唐的储君,这些年轻人追随他,是好事,是忠心。”
魏征没有接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皇帝。
他知道,皇帝的话,绝没有这么简单。
果然,李世民继续说道:“不过,承乾也老大不小了。整日待在长安,待在朕的羽翼之下,终究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想要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储君,还需多多历练,亲知百姓疾苦,熟悉地方政务才行。”
他身体微微前倾,看着魏征,眼中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威严。
“朕打算,让太子就藩。荆州,是个不错的地方。”
“明日早朝,就由你来提议吧。”
轰!
这几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魏征的脑海中炸响。
就藩?!
让太子离开长安这个政治中心,去往遥远的荆州?
美其名曰历练?
这分明是变相的放逐!
是釜底抽薪之计!
皇帝这是要斩断太子与京中百官、勋贵武将之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联系,要将他变成一个孤悬在外的藩王!
而让“他”魏征来提议,更是用心险恶至极!
满朝文武谁不知道他魏征是东宫的坚定拥护者?
由他来提议太子就藩,旁人只会以为这是东宫一脉自己的意思,是为了太子好,从而大大减少反对的阻力。
好一招帝王心术!
魏征只觉得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他终于明白了,今日的召见,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局。
前面关于李泰和勋贵子弟的问话,不过是引子,是为了引出他那番维护太子的话,然后再顺理成章地抛出“就藩历练”这个看似冠冕堂皇、实则包藏祸心的决定!
皇帝对太子的猜忌,已经深到了如此地步!
魏征缓缓低下头,将笏板举至胸前,声音干涩而沉重。
“臣……遵旨。”
他不敢抬头,他怕自己眼中的惊怒和忧虑,会引来皇帝更深的不满。
这一刻,他感觉自己肩上扛着的,不只是一道圣旨,更是整个大唐未来的国运。……
夜色如墨,将晋王府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
与东宫的热闹、皇宫的森严不同,这里显得格外清冷,甚至有些不合时宜的低调。
书房内,烛火摇曳。
年仅十六岁的晋王李治,正端坐在案前,不苟地临摹着一幅前朝名家的字帖。
他神情专注,眉目清秀,身上穿着朴素的青色常服,看起来就像一个不问世事的富家翁子。
一个身影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正是当朝太尉,也是李治的亲娘舅,长孙无忌。
“舅父。”
李治放下手中的笔,起身行礼,姿态恭敬谦卑。
“殿下不必多礼。”
长孙无忌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
他的目光扫过书案上的字帖,点了点头,“殿下的字,越发沉稳了。”
李治只是浅浅一笑,重新坐下,安静地为长孙无忌斟上一杯茶,静待下文。
他知道,自己的这位舅父,从不轻易驾临他的王府。
一旦来了,必有大事。
长孙无忌接过茶杯,却没有喝,只是用手指摩挲着温热的杯壁,眼神幽深。
“殿下可知,今日陛下召见了魏征?”
李治的眼睫微微一颤,旋即恢复平静:“治儿不知。”
“陛下,要让太子就藩了。”
长孙无忌的声音很轻,却像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
李治握着茶杯的手,不易察觉地紧了一下。
“太子哥哥……要去荆州?”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884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