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154842" ["articleid"]=> string(7) "583691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5章" ["content"]=> string(3855) "
“臣,魏征,参见陛下。”
“玄成来了。”
李世民没有回头,声音平静得听不出任何情绪,“赐座。”
内侍搬来一个锦墩,魏征却并未落座,依旧笔直地站着。
“谢陛下。臣站着便好。”
李世民终于缓缓转过身,他打量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年长,头发已然花白的臣子。
这张脸上布满了风霜,那双眼睛却依旧明亮如昔,能洞穿人心。
“朕听闻,最近东宫很热闹啊。”
李世民慢悠悠地走到御案后坐下,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秦琼、敬德、知节……他们家那几个小子,天天往东宫跑,把演武场闹得快要翻过来了。”
他的语气是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家常,可魏征却听出了不同寻常的意味。
“回陛下,秦怀玉、尉迟宝林等人,皆是太子殿下卫率,于东宫操演,乃是分内之事。”
“分内之事?”
李世民轻笑一声,端起案上的茶盏,吹了吹浮沫,“朕的青雀(李泰)也开了文学馆,招揽天下文士,怎么就没见那些个勋贵子弟,有这般热情?”
他顿了顿,将茶盏重重放下,发出“当”的一声轻响。
殿内的空气瞬间又冷了几分。
“青雀不好吗?还是说,朕的其他儿子,就入不了他们那群小兔崽子的眼?”
来了。
魏征心中一凛。
他知道,这才是今日陛下召他入宫的真正目的。
这不是一个父亲在抱怨儿子们人缘的厚此薄彼,而是一个皇帝,在质问储君的权威是否已经超出了他的容忍范围。
魏征垂下眼帘,声音没有丝毫波澜,却字字铿锵,如同金石落地。
“魏王殿下才高八斗,文采风流,自然有文人雅士倾慕。然,秦怀主等将门之后,自幼耳濡目染,所求者,乃是开疆拓土、马上取功名之功业。”
“他们追随太子殿下,并非是因太子殿下比其他皇子更得他们私心偏爱。”
魏征抬起头,直视着李世民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一字一顿地说道:“只因,太子两个字,便不是其他皇子能够染指的!”
“此乃国本,是君臣大义,是社稷之基石!”
这番话说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整个甘露殿内,只剩下魏征的回音在袅袅飘荡。
李世民的脸色,在这一瞬间变得极为难看。
他双眼微眯,盯着魏征,无形的帝王威压,如同山岳般朝着魏征压了过去。
魏征挺直的脊梁,却像一杆不屈的长枪,纹丝不动。
“国本……君臣大义……”
李世民的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他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心中那条名为猜忌的毒蛇,正疯狂地啃噬着他的理智。
好一个魏征!
好一个国本!
他这是在提醒朕,承乾是太子,是名正言顺的储君,其他人,连想都不能想!
可他越是如此,朕就越是不能安心!
李世民的脑海中,不受控制地浮现出当年玄武门那血腥的一幕。
那染血的宫墙,兄弟的哀嚎,父亲那张绝望与惊恐交织的脸……
他花了半生,才从那场噩梦中挣脱出来,将一个支离破碎的帝国重新带回正轨。
他绝不允许,自己的儿子,再走上他的老路!
绝不允许任何人,威胁到他一手建立的煌煌大唐!
还得制约太子!
否则,待他羽翼丰满,怕是连朕这个父皇,都压不住他了!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如野草般疯长。
李世民脸上的阴沉之色渐渐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令人捉摸不透的平静。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8841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