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128976" ["articleid"]=> string(7) "5831164" ["chaptername"]=> string(7) "第9章" ["content"]=> string(2728) "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我不去你们的实验室。

你们来我的屋顶。”

岑仪点头:“行。”

于是“风息计划”的记录本变成了我床头的一本小册。

豆豆抢着当小助手,他拿着温度计和湿度计,认真读数。

几天后,岑仪拿着一袋小风铃来,她说:“你喜欢可以装上。

我们想知道不同的铃在不同风下是什么声。”

夜里,我有时会抱着小风铃睡。

风从窗缝里过,它碰铃一下,像轻轻有人敲门。

那一刻,我非但不觉得怪,反而觉得很亲近。

我们的小摊还在,小牌子也在。

白天我们卖几杯水,晚上我们不开摊,把小桌搬到屋顶边。

几家人搬着凳子,坐在屋顶。

孩子们追着风铃跑,老人们聊那天的停电。

我有一肚子话,可是我没说太多。

我只在他们笑的时候笑,在他们安静的时候安静。

又过了几周,岑仪把一个新的盒子交给我们。

这个盒子比上次那个小一点,银灰色,面上有三条线,一条长,一条短,一条更短。

她说:“这是你们一直用的那个的小改款。

有了这个就可以把风送得更软。

你动作不变的时候,它也能让风有一点层次。

你可以同时拉两个铃,使它们合成一个简单的和声。

如果你喜欢音乐,我们就做‘风琴’。”

我们试了试。

夜里,风不大。

两个铃的声不太搭的,一个高一点,一个低一点。

这不是乐队,它是风发出来的声音。

我坐在一边,拿着本子写下一行话:“风不是吹来的,风是在你心里先走。”

我把这句话递给豆豆。

他格外认真地抄了一遍,一笔一划,然后抬头说:“江哥,这句话也可以卖两块钱一张。”

我笑:“那这就不是风味水,这是风味字。”

八月的一天,台风在海上转了两圈,又往北拐。

城里没有强风警报,可是风很怪,像一群急跑的小孩,忽远忽近。

那天午后,太阳被云挡住了,空气更闷。

小区里的人都尽量呆在家里。

因为前几天的停电,大家心里都悬着。

下午三点左右,远处电塔那边传来低沉的一声闷响,然后不远的配电箱“啪”地跳了一下。

屋里灯闪了一下又亮起,紧接着就全灭了。

队长很快跑上楼顶,连雨衣都来不及扣。

他说:“这回可能比上次久一点。

马林和小周已经"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741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