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128975" ["articleid"]=> string(7) "5831164" ["chaptername"]=> string(7) "第8章" ["content"]=> string(2672) "一拍,我就让自己喝一口风。

我没喝水,因为我怕出事。

我把风像水一样吞掉一点,吐出来一点。

等到抢修那边拨回主电,等到这片楼的灯一盏盏都亮起,等到风不再急,我才慢慢把速度放低。

我先停,再走,再停。

第三个停落下的时候,我的塔身里又“咔”了一下。

我收回肩胛,我立在屋顶。

我扶了一下膝盖,汗顺着下巴滴下来,可是吹来的风落在脸上,十分清爽。

楼里的人把水递上来,我只轻轻抿了一口,坐在屋顶边的白墙上,看着被风吹动的蓝布收下来。

队长点了我一下:“谢谢。”

我摆手:“都是邻居。”

事情过去两天,一个陌生号码打过来。

对方声音很好听,她说:“江先生,我是‘风息计划’的负责人岑仪。

先和您说声抱歉,我们没有想到试饮标签会流入零售。

我们正在回收那批水。

如果方便的话,我们希望和您见面,说明一下情况,也听听您的感受。”

我们约在小区边一家很简单的咖啡馆。

岑仪穿一件白衬衣,她把一个棕色文件袋放在桌上,说:“我们的原始项目是‘低能风响应饮用液’,它本意是做户外运动的补给。

后来研发里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少数人在室内低压区,连续吞咽,会出现短暂变成大风车的现象,我们不确定这是不是更早的民间说法里提到的‘风入骨’之类的体验,不过我们做了反复验证,已经停了那条生产线,也已经申报了特殊情况。”

我搅动杯子里的冰块,然后问:“你们要让我签什么保密协议吗?”

岑仪摇头:“不是。

我们希望你留在你熟悉的环境里。

我们想借你这样的实际个例,把变身和退出的条件再做一次更细的划分。

你可以随时拒绝,我们尊重你的生活。”

我笑了一下:“那你们想怎么做?”

她把文件袋打开,她拿出几张简简单单的表,表上是一堆方格。

她说:“我们不做复杂的体检,我们只做观察。

你写下你每一次的触发前的温度、湿度、气压,还有你那天的心情,你吃了什么,喝了什么。

你只写你愿意写的。

你可以自己拍照,也可以不拍。

我会每隔几天来一次,或者我们可以打视频。

你说结束,就结束。”

我点了点头说:“行。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741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