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126314" ["articleid"]=> string(7) "5830788"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3章" ["content"]=> string(1680) "躺在病榻上,把刘禅叫到跟前。

那时候的他,已经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他握着刘禅的手,轻声说:“陛下,先帝爷临终前,跟臣说了一个秘密。”

“他说,臣,是他藏了一辈子的宝剑。”

“如今,臣这把老骨头,也要入土了。”

“臣这一生,打过胜仗,也打过败仗,但臣敢拍着胸脯说,臣,无愧于先帝的托付。”

“往后的路,就要靠陛下您自己走了……”“兴复汉室……兴复汉室啊……”说完,他溘然长逝。

这位一生低调、谦逊、被误解了一辈子的常胜将军,终于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

后人皆叹,昭烈帝识人不明,未曾重用赵云,乃蜀汉一大憾事。

可谁又知道,那看似无情的“不用”,背后,竟藏着如此深沉、如此厚重的信任与托付?

那不是打压,那是最高级别的保护。

那不是疏远,那是堪比托孤的期望。

刘备用一生的误解,为蜀汉留下了一把最锋利的,也是最可靠的剑。

而赵云,则用一生的忠诚与等待,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国士无双”。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你是刘备,身处那个四面楚歌的乱世,手里握着赵云这样一张堪称完美的“王炸”。

你是会选择早早地将他打出去,威慑四方,博取一时的胜利?

还是会像刘备一样,将他死死地藏在怀里,忍受着所有人的不解和非议,只为在最关键的时刻,为自己的理想,留下最后的一线生机?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7346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