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125467"
["articleid"]=>
string(7) "5830393"
["chaptername"]=>
string(7) "第2章"
["content"]=>
string(2550) "”他翻开书的扉页,泛黄的纸页上印着“民国二十六年,上海广益书局”,“费用方面……”“费用不是问题。”
女人打断他,从风衣内袋里掏出一个信封放在桌上,“这是定金,剩下的修复完成后付清。”
她顿了顿,补充道,“对了,不要问我委托人的身份,也不要试图联系我。
两周后的今天,我会亲自来取。”
说完,她没有再看林墨一眼,转身走进雨幕。
风衣的下摆扫过门槛,带起一阵冷风,林墨甚至没看清她的长相,只记得她左手无名指上戴着一枚银戒指,上面刻着一朵极小的梅花。
工作室里恢复了寂静,只有桌上的皮箱和那本神秘的《民国文人手札》提醒他刚才的相遇不是幻觉。
林墨拿起信封,里面是一沓崭新的现金,数量远超修复所需的定金。
他叹了口气,将书小心地取出来,放在修复台上——有些委托,从一开始就注定不寻常。
第二章:橘猫与预言接下来的一周,林墨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这本书的修复中。
他先用软毛刷清除封面的浮尘,再用棉签蘸着稀释的乙醇溶液擦拭霉斑,绒布下的硬纸板已经受潮变形,需要用竹片一点点撑开,再填入干燥的宣纸加固。
书的内页是宣纸印制,虫蛀的孔洞像筛子一样密集,最严重的几页甚至缺了半张。
林墨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从库房里找出民国时期的备用宣纸,用糨糊拼接补全,再用镇纸压平。
过程枯燥而繁琐,但他早已习惯了这种与时间对话的方式——指尖触碰的不仅是纸张,还有前人留下的温度。
第七天傍晚,当他修复到第43页时,竹镊子突然夹到了一个硬物。
林墨心里一动。
他放慢动作,轻轻揭开粘连的纸页,发现夹层里夹着一张折叠的信笺。
信笺是米黄色的,边缘已经发脆,上面用蓝色墨水写着几行字,字迹娟秀,带着点潦草的稚气,像是匆忙中写就的。
“林墨:当你看到这封信时,应该正在修复这本手札吧?
别惊讶,我知道你会来。
明天,也就是2024年7月15日,下午三点十五分,你的工作室窗外会有一只橘猫停留十五分钟。
它会蹲在那棵老槐树下,尾巴尖会打三个圈,然后跳上窗台,盯着你桌上的鱼干"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732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