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120841" ["articleid"]=> string(7) "5829470"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5章" ["content"]=> string(3676) "

“你看,他也想看呢。”林薇笑着取下耳塞,拉着萧奕安走到窗边,掀开一角棉纸。漫天烟火璀璨如昼,映在两人脸上,也映在林薇微微隆起的腹部。

萧奕安从身后轻轻抱住她,在她耳边低语:“等他出来,明年我们带他去江南看花灯,好不好?”

林薇靠在他怀里,听着他的心跳,感受着腹中的悸动,笑着点头。风雪声、烟火声、他的呼吸声、孩子的胎动声,交织成世间最安稳的旋律。

她知道,前年的伤痛或许永远不会消失,但此刻的幸福,却足以将那些阴霾轻轻覆盖。

这个冬天,他们等来了瑞雪,也终将等来那个盼了许久的孩子——在他父亲的呵护里,在她母亲的期盼中,平安降临。

开春的雨下得没个尽头,淅淅沥沥缠了半月,终是酿成了祸事。

早朝时,南方七州的急报如雪片般堆在御案上——淮河决堤,洪水漫过堤坝,沿岸村落尽成泽国,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

萧奕安捏着那份被墨迹洇湿的奏折,指节泛白。

殿内鸦雀无声,大臣们低着头,谁都知道这时候该有人亲赴灾区坐镇,可看着龙椅上那个眉头紧锁的帝王,谁也不敢先开口。

林薇挺着七个月大的肚子,坐在偏殿的软榻上,听着殿内传来的争执声,指尖无意识地绞着帕子。

李德全轻手轻脚地进来,刚要禀报,就见她抬头问:“陛下要亲自去?”

李德全这个老太监叹了口气,点头:“户部说赈灾粮草调运混乱,地方官互相推诿,非得陛下亲自去镇住场面不可。”

林薇沉默了。她知道萧奕安的性子,百姓的事在他心里重逾千斤。

前年她小产时,他握着她的手说“这江山若护不住你我,要它何用”,可真到了百姓受难时,他终究还是放不下。

这是他作为皇帝,享受万民供奉所需要付出的。很多时候会身不由己,但这都是他们必须面对的。

傍晚,萧奕安回到凤仪宫时,靴底还沾着泥。他没说赈灾的事,只蹲在林薇面前,轻轻抚摸她的肚子,那里的胎动已经很明显,能清晰地摸到小小的手脚轮廓。

“今天他闹得厉害吗?”萧奕安的声音有些哑。

“还好,”林薇握住他的手,指尖触到他掌心的薄茧——那是这些日子批阅奏折磨出来的,“你要去南方?”

萧奕安动作一顿,抬头看她,眼里满是愧疚:“姐姐,我......”萧奕安想说自己不想去,想陪着她,可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这是他的责任。

“我知道。”林薇打断他,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像安抚个即将远行的孩子,“奕安,去吧,百姓在等着呢。只是你要答应我,务必保重自己,按时吃饭,别熬夜。”

她从妆匣里取出个平安符,塞进他怀里。

那是她亲手绣的,用的是江南带来的云锦,里面裹着一小撮她发髻上的青丝。“带着这个,我和孩子等你回来。”

萧奕安把平安符攥在手心,忽然将她紧紧抱住,力道却极轻,生怕压着她的肚子。“最多一个月,我一定回来。”他声音发颤,“等我回来,就陪你看牡丹花开。”

可这种天灾谁知道呢,短点可能半个月,久一点可能要半年,甚至更久。

第二日天未亮,萧奕安就启程了。林薇没去送,只站在京城外墙的高楼上,看着那队浩浩荡荡的车马消失在晨雾里。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724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