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120831" ["articleid"]=> string(7) "5829470"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7章" ["content"]=> string(3800) "

“我......我有。”她起身跑回房,抱着木盒出来时,手指还在发颤。

萧奕安接过木盒,轻轻打开。里面果然放着一本手抄的《营造法式》,书页间夹着几张泛黄的图纸,上面用朱笔标注着堤坝的薄弱处,旁边还有国舅爷亲信的签字画押。

“证据确凿。”萧奕安的声音里带着释然,更带着对林薇的疼惜,“这些年,你就是抱着这些东西,在宫里步步为营,活得如履薄冰,对吗?”

林薇点点头,眼泪又忍不住落下来。她想起在冷宫的日子,想起为了护住这木盒,一次次避开太后的眼线,那些孤独的夜晚,支撑她活下去的,就是父亲那句“清白会还”。

“奕安,”她抬头看他,眼底带着期许,“可以吗?”

“当然,姐姐”萧奕安将她揽进怀里,下巴抵着她的发顶,“不仅要还林家清白,还要让那些害了你的人,付出代价。”他顿了顿,声音放柔了些,“但不是现在。”

林薇不解地抬头。

“姐姐,我们还有江南的桃花要赏,有乌镇的小调要听。”萧奕安笑着捏了捏她的脸颊,“等把这春天过完,再回去处理那些烦心事,好不好?”

他不想让朝堂的污秽,打扰了他们好不容易寻回的安宁。在江南的烟雨中,他只想做回那个为她剥橘子、刻木簪的萧奕安,而不是那个时刻要权衡利弊的帝王。

林薇看着他眼底的温柔,忽然笑了。她伸手抱住他的腰,将脸埋进他的衣襟:“好。“

午后,他们租了艘乌篷船,顺着河水漫无目的地漂着。船娘坐在船头摇着橹,哼着软糯的吴歌,萧奕安靠在舱内的软垫上,看着林薇用炭笔在纸上画两岸的风光。

“这里的桥,都比紫禁城的好看。”林薇笔尖一顿,笑着说。

“那是自然。”萧奕安凑过去看她的画,“紫禁城的桥是规矩,这里的桥是日子。”

林薇抬眼看他,阳光透过船篷的缝隙落在他脸上,鬓角的白发似乎也染上了暖意。她忽然觉得,那些曾经以为跨不过去的坎,那些藏在心底的伤痕,都在这江南的春光里,慢慢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船行至一处浅滩,萧奕安忽然起身:“下去走走?”

岸边是片草地,蒲公英开得正盛。萧奕安摘下一朵,轻轻吹散,白色的绒毛乘着风,飘向远处的河面。林薇看着那些飞舞的绒毛,忽然想起小时候,父亲也常这样陪她在府衙的院子里玩。

“你看,”萧奕安指着天边,“像不像那年元宵节,我们偷偷放的孔明灯?”

林薇笑着点头。那年他还是太子,她是刚入宫的宫女,两人借着灯会的掩护,在御花园的角落里放了一盏孔明灯,灯上写着“岁岁平安”。

后来那盏灯被风吹到了太后宫里,还惹出不少麻烦,可那时他护着她的模样,却让她记了许多年。

“林薇,”萧奕安忽然握住她的手,眼神异常认真,“等处理完苏州案,我便废了三宫六院,只留你一人,姐姐。”

林薇猛地抬头,撞进他眼底的坚定。她从没想过他会说这样的话,宫墙里的帝王,谁不是三宫六院,可他却愿意为她打破这千百年来的规矩。

“不必.....…”她刚想说些什么,却被他打断。

“不是不必,是必须。”萧奕安的声音很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我欠你的,太多了。往后余生,只想好好补偿。”

夕阳西下时,他们坐在船头看晚霞。河水被染成金红色,远处的乌篷船变成了模糊的剪影。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724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