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120121"
["articleid"]=>
string(7) "5829375"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0章"
["content"]=>
string(2796) "一份绘制图纸的兼职工作。
老板评价:“你的手很稳,线条清晰。”
我回答:“练习了两年。”
第三年春天,我成功考取了助理建筑师资格证。
拿到证书的那天,我前往母亲的墓前,烧掉了一页纸——那是林婉当初写的借条复印件。
火光跳跃时,风将灰烬吹向左侧,仿佛有人在旁边站立。
我没有回头。
几天后,我收到了拍卖会的邀请函。
这是一场慈善拍卖,旨在为老宅修复筹款。
我本不打算参加。
但那天早上,当我翻开《城市建筑史》,发现书页间多了一样东西——一枚银链,背面刻有L.Y.的徽章。
它曾属于她,后来遗失了。
现在它静静地躺在书页间,仿佛等待了三年。
我将银链放入内袋,换上一套西装。
拍卖会在下午三点开始。
我提前到达,坐在后排。
主持人登台,介绍第一位捐赠者。
灯光亮起,我看到她走上台。
她身着朴素长裙,颈间佩戴着家族徽章项链,与银链上的图案完全一致。
她的声音平静,宣布捐赠一笔基金,用于修复老城区的三座危房。
其中一座,正是我母亲曾经居住的巷子。
她说:“有些房子,不仅仅是砖石。
它们承载着人们的记忆。”
观众鼓掌。
我静坐不动。
她讲完后转身欲离。
我起身,走向登记台。
我把《城市建筑史》放在桌上,翻开夹着原始汇款单的那一页。
“这本书,”我说,“我想作为拍卖品捐赠。”
工作人员抬头问:“这是文物吗?”
“不是。”
“那为何要拍卖?”
“因为它记录了一件事——有人默默帮助了另一个人,而那个人,许久之后才恍然大悟。”
她犹豫了一下,但还是登记了,编号为047。
我回到座位。
拍卖开始,其他物品陆续成交。
轮到047号时,全场静默。
“起拍价一千,”主持人说,“这本书据捐赠者所述,并无实际价值。”
“但它承载了一段未曾言说的往事。”
有人举牌,出价两千。
又有人加价到三千。
价格逐渐攀升至一万。
我始终没有举牌。
突然,前排有人举起号码牌。
是她。
十万。
全场哗然。
无人再加价。
锤子落下。
“成交。”
她没有回头。
侍者将书送至她面前,她接过书,指尖轻抚封面。
随后,她站起身,向我这边走来"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722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