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113542" ["articleid"]=> string(7) "5828004"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3章" ["content"]=> string(3662) "

李世民在两仪殿收起棋盘,指尖冰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南明杀的是异族,失的是人心。人心一失,再强的堡垒也守不住。”

赵佶在宣和殿重新拿起画笔,却在画纸上画下一片血色:“天道好还,报应不爽。这血债,迟早要还。”

崇祯帝在乾清宫对着南方深深一拜,泪水滴落在案上的《罪己诏》上:“江南的百姓啊……苦你们了……”

康熙在养心殿写下“待时”二字,笔锋锐利如刀:“南明的气数,快尽了。”

当最后一缕光从天幕消失,各朝宫殿都陷入了死寂。帝王们知道,南明的所作所为,早已偏离了治国之道。而那即将到来的风暴,不仅会吞噬南明,或许还会改写整个天下的命运。

欲知南明能否在危机中存续,且听下回分解。

咸阳宫的青铜灯在晨光中投射出斑驳的光影,嬴政的玄色龙袍上绣着的日月星辰仿佛随着天幕的亮起而流转。三日前南明在南洋的血色清洗仍历历在目,此刻光幕上已换了人间:“1707年春,南明朝野在经历金融崩溃与战乱后,终于迎来转机。议政院推举商人出身的何慎为首相,推行为期十年的改革。这位曾在破产浪潮中失去半数家产的政治家,以‘矫枉必须过正’为信条,颁布了一系列震动江南的新政。”

“商人为相,本末倒置!”李斯拄着嵌玉拐杖,指着画面里何慎在议政院宣读改革纲领的场景,花白胡须因不屑而翘起,“秦法规定‘贾人不得为吏’,就是防此等逐利之徒乱政!当年吕不韦以相邦之尊,仍需编著《吕氏春秋》以正视听,这何慎一开口便是‘商业规范’,简直是把朝堂变成了市集!”

嬴政指尖轻轻敲击着身前的玉案,目光落在画面中何慎推出的《商业限制令》上——禁止钱庄发行超过本金三倍的债券,工场主需预留半年工钱作为储备金,海外贸易需缴纳“风险调节税”。当看到有大商人联名上书反对却被议政院驳回时,始皇帝眼中闪过一丝异色:“秦律重‘平衡’,商不可过盛,农不可过衰。这何慎限制商业投机,倒有几分法家的影子。”

天幕的解说声带着纸张翻动的轻响:“何慎改革首重商业规范,参照北宋《市易法》,设立‘平准署’调控物价,打击囤积居奇;颁布《工场法》,规定工人每日工作不得超过十二个时辰,每月需有三日休息。此举虽引发部分商人不满,却赢得了工匠支持。更令人震动的是军事改革——三年内将军队从五十五万精简至三十万,裁撤老弱,淘汰不合格军官,军费开支削减四成。”

“精简军队,此乃正道!”刘彻在未央宫看着画面里南明军官因考核不合格被罢免的场景,抚掌赞叹,“当年朕裁撤陇西老弱骑兵,代之以年轻锐士,才得漠北之胜!这何慎敢动军队奶酪,胆识可比晁错削藩!”

卫青持剑侍立,眉头却微微蹙起:“陛下,裁军虽好,却需有度。南明周边皆敌,若裁得太急,恐生肘腋之患。当年周亚夫细柳营,虽军纪严明,却也保持足够兵力以防匈奴。”

“有度?”刘彻指着画面里被裁士兵领取安置费的场景——每人发银十两、粮两石,“这何慎懂得安抚被裁者,比晁错高明。当年晁错削藩只知强硬,不知安抚,才致七国之乱。南明裁军有安置、有考核,乱不了。”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7088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