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111937"
["articleid"]=>
string(7) "5827845"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4章"
["content"]=>
string(2644) ",意图里应外合,谋夺皇位。
那半块兵符,成了最直接的“证据”。
一个刚刚归来的皇子,哪来的人马?
哪来的兵符?
这分明是早有预谋!
一时间,群情激奋,弹劾顾言昭的奏折,像雪花一样飞进了御书房。
皇帝本就多疑,加上萧景琰在旁边煽风点火,心中也开始动摇。
他下令,召回顾言昭,命他回京接受调查。
同时,派了萧景琰,以监军的身份,前往北境大营。
这道圣旨,无异于直接夺了顾言昭的兵权。
消息传到我耳中时,我正在修剪一盆君子兰。
剪刀“咔嚓”一声,剪掉了一片多余的叶子。
一切,都在我的计划之中。
顾言昭被召回京,必定心有不甘。
而萧景琰手握圣旨,前去夺权,两人在前线大营,必然会爆发最直接的冲突。
最好的结果,是他们两败俱伤,同归于尽。
然而,我还是低估了顾言昭。
他没有回京。
他抗旨了。
他不仅抗旨,还在萧景琰到达大营之前,以雷霆之势,发动了一场奇袭。
他亲率三千轻骑,绕道千里,突袭了蛮族王庭。
那一夜,火光冲天,蛮族可汗被他阵前斩杀,王庭被付之一炬。
蛮族大军,群龙无首,瞬间溃不成军。
北境大捷!
当捷报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回京城时,整个朝堂都失声了。
谁也没想到,这场看似必败的战争,会以这样一种摧枯拉朽的方式,宣告结束。
顾言昭,一战封神。
而手握圣旨,还在半路上慢悠悠晃荡的萧景琰,则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14.皇帝龙颜大悦,在朝堂上盛赞顾言昭是国之栋梁,将之前所有的猜忌和流言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抗旨不遵?
那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勾结蛮族?
简直是无稽之谈!
萧景琰偷鸡不成蚀把米,被皇帝下令禁足在府中,闭门思过。
他成了这场博弈中,第一个出局的人。
我坐在漱玉宫里,听着外面传来的消息,久久没有说话。
我输了。
输得一败涂地。
我自以为算无遗策,却没料到顾言昭竟有如此魄力和胆识。
他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粉碎了我所有的计谋。
现在,他即将凯旋。
而我这个在他背后捅刀子的人,下场可想"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7066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