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106867" ["articleid"]=> string(7) "582692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50章" ["content"]=> string(3743) "
“王局长的招商局根本没引进外资,”林舟把照片转发给纪委王书记,“他报的三千万,怕是从万隆集团分的赃。”郭守义突然拽住他的胳膊,往脚手架下指——两个穿黑夹克的人影正往这边走,手里的钢管在雪光里闪着冷光。
两人顺着脚手架滑下来,钻进旁边的窝棚。棚里堆着些旧工具,其中一把洛阳铲的木柄上刻着个“林”字——是父亲当年用过的。林舟摸着木柄上的包浆,突然听见外面有人说话,是万隆集团的保安队长:“刘总说,天亮前必须把那截管子埋好,张秘书要亲自来验收。”
另一个声音接话,带着股酒气:“王局长刚送了十万块,说让咱们把钢筋的型号改改,从HRB400换成HRB335,差价给他三成。”
窝棚的木板缝里,林舟看见他们往地基里吊了根铁管,口径足有三十公分,管壁上还沾着墨绿色的黏液。郭守义的检测仪在怀里震个不停,屏幕红得像要烧起来。
“这管子要是接通了,青溪河的水就彻底毁了。”郭守义的声音发颤,“你爹当年就是发现他们埋暗管,才被......”
林舟按住他的手,指腹摸到老人掌心的裂口,是常年握检测仪磨出来的。“郭叔,记不记得我爹说过,花椒树的根能扎三米深?”他往地基深处看,“这暗管埋得再深,也总有露出来的那天。”
天蒙蒙亮时,林舟回到县府大楼。走廊里的公示栏前围了群人,新贴的《城东项目领导小组名单》上,他的名字后面加了个括号:“负责技术把关”,而组长的位置写着“王局长”。旁边还贴着张《设备采购公示》,德国进口的污水处理设备被换成了“国产优质品”,生产厂家正是张副市长侄子的公司。
“小林,这是高县长批的。”老马的保温杯冒着白汽,“他说你太年轻,技术把关就行,全局还得王局长掌着。”老人往他手里塞了个U盘,“这是昨晚有人塞进门卫室的,说是万隆集团的财务账。”
林舟把U盘插进电脑,文件夹的名字叫“花椒”。点开一看,里面是密密麻麻的转账记录:王局长的账户每个月都收到万隆集团的“咨询费”,老周的名下有笔“环保检测费”,甚至连高明的军大衣供应商,都挂在万隆集团的账上。最扎眼的是笔五百万的转账,收款方是“张副市长办公室”,备注栏写着“河堤维护”。
“河堤维护?”林舟想起父亲日记里的照片:1998年的青溪河堤,被洪水冲开个大口子,露出里面的非标钢筋,“我爹当年修的河堤,根本不用维护。”
手机突然响了,是县医院的电话,说赵老栓被送进了急诊室——老人今早去有机肥厂门口拍照,被保安打断了腿。林舟抓起外套往外跑,走廊里撞见高明,对方的军大衣上沾着混凝土灰,看见他,突然往旁边躲了躲,像被烫着似的。
“高县长,有机肥厂的暗管......”
“别问我!”高明的声音抖得像风中的花椒叶,“我还有三个月就退休了,只想平平安安走人!”他往楼梯口退,“你爹当年就是太较真,才落得......”话没说完就被手机铃声打断,屏幕上跳着“张秘书”三个字。
林舟看着他接电话时佝偻的背影,突然明白,这根串起所有官员的线,源头就在张副市长那里。万隆集团的暗管不仅排着污水,还排着利益,从城东的烂尾楼一直排到市里,排进那些写满“合格”“优秀”的考核表里。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702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