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106521"
["articleid"]=>
string(7) "5826895"
["chaptername"]=>
string(7) "第7章"
["content"]=>
string(2526) "桌面碰撞的脆响惊飞了窗台上的麻雀。
阳光透过百叶窗落在她发梢,挑染的焦糖色在我眼里晃成片刺眼的光。
部门总监跟在后面,清了清嗓子:“若曦是集团老总的亲戚,刚从国外进修回来,暂时在我们组熟悉业务。”
他的目光在我和白若曦之间转了圈,“晚晴你经验丰富,多带带她。”
我捏着鼠标的手指紧了紧,上周还说对设计一窍不通的人,怎么突然就成了海归精英?
白若曦像是看穿了我的心思,打开笔记本电脑时 “无意” 间露出锁屏壁纸 —— 巴黎铁塔下的自拍,她身后站着个金发碧眼的男人。
“这是我的导师,法国设计界的泰斗。”
她语气轻描淡写,却特意把屏幕往我这边转了转。
接下来的几天,她果然摆出虚心求教的样子。
一会儿问我 CAD 快捷键,一会儿拿着色卡请教搭配原理,连我午休时翻看的设计杂志,她都要借去 “研究研究”。
直到周五的方案评审会,我才明白这一切不过是场精心策划的狩猎。
当白若曦点开 PPT,屏幕上出现那组曲线吧台的三维效果图时,我感觉血液瞬间冲上头顶。
流畅的 S 形弧度,内嵌式绿植槽的位置,甚至连吧凳的倾斜角度,都与我藏在加密硬盘里的咖啡馆设计稿如出一辙。
那是我为毕业设计做的改良版,连顾言琛都只看过草图。
“这个弧形处理很有新意,” 总监推了推眼镜,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尤其是吧台底部的光影设计,很有层次感。”
白若曦嘴角的梨涡陷得很深,她侧过头朝我眨眼睛,假睫毛上的亮片晃得我眼晕:“其实灵感来自赵设计师的作品,我只是做了点小小的优化。”
周围同事的目光像细密的针,扎得我后颈发烫。
我深吸一口气,从帆布包里掏出速写本 —— 封面还沾着去年去景德镇采风时的陶土渍。
“总监,我能展示一下我的创作过程吗?”
第一页是去年三月的概念草图,铅笔勾勒的吧台还带着生涩的棱角。
我翻到五月的页面,夹着张青花瓷片的照片,边缘的弧度与吧台曲线完美重合:“这是在瑶里古镇拍的,当时就觉得这种弧度很适合咖啡馆。”
七月的电子稿修改记录在电脑里存了三十"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7026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