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102129"
["articleid"]=>
string(7) "582628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5章"
["content"]=>
string(2636) "拦路虎’(错题),或者掌握了一个新‘武器’(方法/技巧),就把它当成‘金币’存进这个银行。
每存进一个,你就在旁边画个小小的笑脸或者星星。
看看期末,你的‘财富’能积累多少?”
这个具象化的“储蓄”概念,给了李浩一种看得见的成长激励。
同时,程德师严格践行“即时结算”。
一小时五十分钟后(程德师刻意多给了十分钟巩固),他停下讲解,看着手表:“时间到。
本次辅导共计110分钟,费用1100元。”
李浩妈妈几乎是掐着点回来的,进门时脸上还带着忐忑。
程德师没有任何废话,直接将费用清单递给她。
看着清单上精确到分钟的计时和金额,李浩妈妈嘴角抽搐了一下,但还是飞快地数出11张百元钞票递过去。
程德师接过,清点,放入钱包,动作流畅而专业。
然后,他转向李浩,语气温和但带着不容置疑的期待。
“浩子,今天的‘金币’存了几个?
记得把刚才那道证明题的前两步存好。
下次课,我们继续‘破案’!”
“嗯!”
李浩用力点头,眼神里是久违的光彩,他紧紧抱着那个“知识银行”笔记本。
012程师的“分钟”辅导,节奏快如疾风骤雨,却又精准如手术刀。
每一次课,都直指要害。
“针对性强化训练”:根据“问题清单”,程德师精心设计了大量的“微专题”练习。
不是题海战术,而是针对特定薄弱点的“饱和攻击”。
比如针对移项编号错误,他设计了十道只有移项步骤的填空题。
针对应用题阅读障碍,他专门收集了各种“障眼法”题型,训练李浩快速提炼核心信息的能力。
每次集中火力解决一个点,效果立竿见影。
“思维可视化”:他强迫李浩养成在草稿纸上画图、列关系式、写关键步骤的习惯,把抽象的思维过程具象化。
这不仅减少了粗心错误,更让李浩清晰地看到自己思考的路径,增强了掌控感。
“错题价值最大化”:每一道错题都被程德师视为珍宝。
他引导李浩分析错误根源(是概念不清?
方法不会?
还是粗心?
)。
然后在“知识银行”里记录下“避坑指南”和“正确解法金钥匙”。
错题本不再是惩罚记录,而成了提升秘籍。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691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