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099174" ["articleid"]=> string(7) "5825676" ["chaptername"]=> string(7) "第7章" ["content"]=> string(2578) "士能不能帮上这个老小子。

天已大亮,萱儿端来了一碗米粥,味道呛的可怕,奈何一夜的畅谈也让我顾不得那么多了。

老赵看我的喝下之后,脸上的“痛苦面具”,不由抚掌大笑。

我已经好久没有这样笑过了。

“先生,这粥怎么这般滋味?”

“ 这粥由糯米、生姜、带须葱白加米醋煮成。

外感风寒头痛时,‘乘热吃粥,汗出为度’,屡用屡验,故称‘粥到病除’之神方。”

“这不就是神仙粥吗?”

我不禁感叹,传统医学在药食同源上的确比现代医学做得好。

既然没有地方收留我,那留在药庐也是不错的。

于是,我——堂堂医学博士、SCI 收割机——在药庐成功地把自己“降维”成了老赵跟班,工资面议,包吃包住,外加每天闻草药味做空气 SPA。

午饭时间,萱儿端来升级版“神仙粥2.0”,据说加了薄荷和藿香,号称“清凉解表,喝完自带空调”。

我舀一勺,入口先辣后凉,仿佛嘴里开了个四季如春的茶话会。

我眼泪汪汪:“这味儿,比盲审意见还带劲。”

老赵抚掌大笑:“良药苦口,苦完再加点薄荷,你就觉得世界真美好。”

下午出诊,来了个风寒大叔,症状齐全:头疼、鼻塞、打喷嚏自带 BGM。

老赵示意我主刀——哦不,主诊。

我张口就来:“根据循证医学,您这属于普通感冒,建议多休息、多喝水……”老赵在旁边轻咳一声,我秒怂,改口:“不过,咱这儿有祖传‘神仙粥’,趁热一碗,汗出邪退,还附赠老赵亲笔签名。”

大叔喝完粥,汗如雨下,精神百倍,掏出一把零钱:“大夫,再来一碗打包!”

我悄声问老赵:“这算超说明书用药吗?”

老赵捋胡子:“说明书只写给胆小的人看。”

晚上关铺,老赵递给我一本泛黄的线装册子:《赵氏药庐秘笈》。

“从今天起,白天抓药,晚上背方。

背错一条,明早喝粥加双倍生姜。”

我翻开第一页,赫然写着——“医者,意也;药者,粥也;粥里乾坤大,一勺见春秋。”

我嘴角抽搐:这到底是秘笈还是菜谱?

话虽硬气,但我当晚还是乖乖背到鸡叫,生怕明早的“三倍姜版神仙粥”把我直接送走。

就这样,我这个医学"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6767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