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099163" ["articleid"]=> string(7) "5825675" ["chaptername"]=> string(7) "第7章" ["content"]=> string(2552) "血与希望的“梵光锦”,被恭敬地捧入了城中香火最盛的菩提庵后院,赵老夫人的静室。

室内檀香氤氲,老夫人手持念珠,目光起初只是带着惯常的、对晚辈心意的温和审视。

锦缎在她膝上铺开,依旧是那含蓄的银灰光泽。

“沈娘子有心了,这料子瞧着细密光润,是上品……”她话音未落,侍立一旁的小丫鬟或许是紧张,或许是烛台位置本就不妥,挪动灯盏时,一道明亮的光束不偏不倚,斜斜地打在了锦缎中央。

奇迹,在刹那间发生!

那原本平滑如水的银灰缎面上,无数细小的、排列成奇异经文的金色凸起骤然显现!

光线如同赋予了它们生命,璀璨的金芒流淌跳跃,勾勒出庄严而神秘的梵文轮廓,整段《心经》仿佛被佛光唤醒,从锦缎深处浮升而出,光华灼灼,满室生辉。

满室寂静被“啪嗒”一声脆响打破——老夫人腕间那串盘磨得温润光滑的紫檀佛珠,竟失手跌落在光洁如镜的青砖地上。

她猛地站起身,枯瘦的手指带着难以置信的虔诚,微微颤抖着抚上那流转不息的金色经文,一遍又一遍,浑浊的老眼瞬间被一种近乎狂热的明亮光芒点燃,喃喃之声带着巨大的震动与狂喜:“佛缘!

这是……这是佛赐的机缘啊!

沈娘子,你……你竟有如此巧夺天工、通晓佛性的本事!”

第三日清晨,府衙后堂。

知府赵大人正襟危坐,慢条斯理地啜着新沏的龙井。

他面前垂首肃立的,正是前日那位在市舶司封条前趾高气扬的三角眼主簿,此刻额角却沁出细密的汗珠,腰身躬得极低,大气也不敢出。

赵大人放下茶盏,青瓷底托磕在紫檀案几上,发出清脆的一声轻响,却如重锤敲在主簿心上。

“本府听闻,”赵大人开口,语调平淡得像在谈论窗外的天气。

目光却锐利如鹰隼,扫过主簿瞬间煞白的脸,“市舶司近来对‘锦云轩’颇多‘关照’?

言其有伤风化,扰乱行规?”

他微微一顿,指尖无意识地捻着袖口一道精致的云纹滚边——那正是锦云轩的手艺,语气陡然变得意味深长,“可据本府所知,沈娘子织造之精巧,连家母都赞不绝口,视为佛缘所赐。

其所营生,更是泽被桑梓,养活了多少城中无依的女眷,"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676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