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099094"
["articleid"]=>
string(7) "5825672"
["chaptername"]=>
string(7) "第1章"
["content"]=>
string(2600) "第一章:萌芽我是在一个朋友的画展上第一次见到林森的。
那是个周六的下午,展厅里人声嘈杂。
我的那个朋友,周奇,搞的是抽象艺术,画布上大块的色彩和扭曲的线条,看得人心里发慌。
来看展的大多是圈子里的熟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端着香槟,高声谈论着“解构”和“张力”,空气里混合着酒精、香水和某种故作高深的浮躁气息。
我向来融不进这种场合。
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我习惯了和精准的线条、严谨的结构打交道,万物在我眼中都应有其内在的逻辑和秩序。
而眼前的这些画,对我来说,只是一场场无序的情绪爆炸。
我找了个角落,打算待够半小时就开溜。
就在那时,我看见了他。
他独自站在展厅最深处的一幅画面前,那是一幅几乎全黑的画,只有中心有一抹幽蓝,像深海里垂死的鲸鱼发出的最后一点磷光。
他站得很近,微微仰着头,整个人像是被那抹蓝色吸了进去。
周围的人来来往往,声音和光影都仿佛绕着他走,在他身旁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结界。
他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亚麻衬衫,身形清瘦,侧脸的线条干净得像我设计图纸上的一笔,带着一种不染尘埃的书卷气。
我不知道他站了多久,只是觉得,他是整个展厅里唯一在认真看画的人。
或者说,他本身,就比那些画更好看。
我没有立刻上前。
我只是远远地看着,看着他如何成为我混乱视野里唯一的定点和锚。
后来在展会结束后的聚餐上,周奇把他拉了过来,介绍说:“陈辉,这是林森,大学老师,教古代文学的。”
我冲他点了点头,他有些局促地回以一笑。
我主动坐到了他旁边。
跳过所有客套的寒暄,我直接问他:“展厅里那幅黑色的画,你看懂了什么?”
他似乎没料到我会问这个,愣了一下,然后认真地想了想,才轻声说:“我没看懂。
我只是觉得,那片蓝色,很像《楚辞》里写的一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不是求索的艰辛,而是那种……在无边黑暗里,依然要奔赴一点微光的固执。”
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睛看着桌面,长长的睫毛垂下来,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石子,准确地投进了我心里。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676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