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098080"
["articleid"]=>
string(7) "5825604"
["chaptername"]=>
string(7) "第4章"
["content"]=>
string(2542) "的脸“唰”地一下白了。
她结结巴巴地翻着手里的稿子,显然对数据一无所知。
会议室的气氛瞬间凝固。
几秒后,林薇薇突然转身,对着我和经理深深鞠了一躬,眼眶瞬间就红了。
“对不起!
对不起各位领导,各位客户!
是我的错!”
她带着哭腔,那副泫然欲泣的模样,我见犹怜。
“可能……可能是我昨天发给许诺姐的最终版数据有问题,她、她太忙了,可能没来得及检查出来……都怪我,没有跟进好。
许诺姐,对不起,是我连累你了!”
好一招先发制人,倒打一耙。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有质疑,有审视,有幸灾乐祸。
部门经理的脸已经黑成了锅底。
“许诺,怎么回事?”
我没有理会林薇薇那堪比影后的表演,只是平静地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连接上投影。
“经理,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给大家看一样东西。”
屏幕上,出现了我的邮箱界面。
一封我发给林薇薇的邮件,被我放大了。
主题:Re: 新产品推广预案任务分配正文:薇薇你好,数据核对部分已完成,最终版数据报告见附件,请查收并以此为准制作PPT。
发送时间:昨天下午17:30附件:《最终数据分析报告.docx》最刺眼的,是邮件下方那行小字。
收件人“林薇薇”已于昨天下午17:35阅读此邮件。
林薇薇的哭声戛然而止,她死死地盯着屏幕,脸上的血色褪得一干二净。
我没有停。
“另外,”我打开了电脑里的一个本地文件夹,“考虑到汇报的重要性,为了以防万一,我在完成数据报告后,也用正确的数据,多做了一个备用PPT。”
我点开那个名为“备用方案”的PPT。
没有花里胡哨的动画,只有条理清晰的逻辑,和翔实准确的数据图表。
我走到台前,拿起遥控笔。
“关于刚才客户总监提出的问题,35.7%这个数据确实是错误的。
正确的数据,应该是15.7%。
这是因为在计算时,需要剔除掉推广活动带来的短期无效流量。
具体的算法和数据支撑,请看这一页……”我用十分钟的时间,将整个方案的核心逻辑和数据模型清晰地呈现出来。
客户方的技术"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6704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