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088327"
["articleid"]=>
string(7) "5823389"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1章"
["content"]=>
string(2654) "钱,全都给我买了肉包子。
他每次来,都把包子往我手里一塞,然后别扭地扭过头,说:“你别以为一个包子就能收买我,我只是……不希望你饿死在医院,给我爸丢人。”
我从不戳穿他的口是心非,只是安然地接过包子,一口一口吃掉。
嘉熙出院那天,天气很好。
她的小脸恢复了红润,看我的眼神,不再是恐惧和憎恨,而是充满了依赖和亲近。
回家路上,她一直紧紧地攥着我的衣角,像只怕被丢掉的小动物。
回到家,顾嘉明和顾嘉诚已经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
桌上摆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羹。
这是他们第一次,主动为我准备食物。
我知道,攻守之势,异也。
从那天起,我们之间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他们不再把我当成敌人,而是一种……更复杂的存在。
他们依旧不理解我,但开始尝试接受我。
我依旧“懒”,依旧“自私”,但我的懒和自私,都有了新的解释。
我懒得做饭,是为了锻炼嘉熙的厨艺;我自私地吃独食,是因为我需要补充营养,好有力气“管教”他们。
最重要的是,我开始有意无意地,向他们展露我的“能力”。
七十年代末,改革的春风已经悄悄吹起。
我凭借着超越这个时代四十年的眼光,总能“未卜先知”。
“老二,你不是喜欢看书吗?
别总看那些旧报纸了。
去废品站淘淘,我听说最近有一批从首都运来的旧书,里面有本叫《哥德巴赫猜想》的报告文学,你去找找,那玩意儿以后会很有用。”
我对顾嘉诚说。
顾嘉诚半信半疑地去了,结果真的淘到了那本薄薄的小册子。
一个月后,全国掀起了学习陈景润的热潮,这本报告文学洛阳纸贵。
顾嘉诚成了学校里唯一一个拥有“原版”的学生,被老师当成了重点培养对象。
他看着我,眼神里第一次带上了敬畏。
“老大,你别总去黑市瞎混了,风险大,赚得又少。”
我对顾-嘉明说,“我给你指条明路。
你去南边的火车站,那里有很多从广州回来的‘倒爷’,他们手里有一种叫‘喇叭裤’的裤子。
你用咱们这儿的土特产,比如蘑菇、木耳,跟他们换。
记住,只换东西,不碰钱。”
顾嘉明皱眉:“喇叭裤?
那种奇装异服,谁"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6328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