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066259" ["articleid"]=> string(7) "5816058"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6章" ["content"]=> string(3688) "

犹如一滩烂泥。

人群爆发出欢呼声,所有人都在庆祝这些人渣的被处决。

与此同时,苏长青正式将虹军的纪律、对待老百姓的政策全部给公布了出来。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打土豪”、“分田地”等等内容。

榆木县是个极度贫困的县城,属于山沟沟里面的那种。

再加上旱灾所带来的空前影响,老百姓食不果腹。

苏长青与虹军一纵的抵达,对于这些在生死边缘挣扎的老百姓们来说,就是天上派下来的救星。

随着各项政策的执行,以及迅速落实。

再加上虹军部队打开粮仓,将大量的粮食分发给老百姓以度过这个灾年。

虹军在老百姓中的声望与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

而且自从一纵抵达五台山之后,几乎每天都有年轻的小伙子积极报名参军。

成为虹军战士。

随着时间的推移,五台山根据地变得越发的稳固。

囊括了两个县城,以及附近广大农村地区。

面积也达到了6000平方公里。

而这也迅速成为苏长青与一纵迅速成长、以及壮大的基本盘。

……

五台山一带区域的旱灾蔓延,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因为水资源的匮乏。

而降水的减少,也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片的灾害情况。

苏长青与一纵在接手五台山一带区域,建立起根据地。

便开始动员老百姓打井取水。

拥有创业系统的苏长青能够清楚定位地下暗河所在的位置。

将井打在地下暗河所在之处,再将水取出来。

旱灾情况自然是大大缓解。

当然,除了打井取水的方法之外。

水利工程的修建,也是极为重要的任务。

修建水库、塘坝和水窖等,调节径流,在丰水期蓄水以备旱季使用。

五台山地区的水利工程几近于无,这也导致此地一旦遇到旱情。

会导致大面积的农田绝收。

一纵想要在五台山一带区域,长久立足下去。

吃穿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若是当地的农业发展不起来的话,无法提供士兵们所需要的口粮、以及纺织军装的作物。

对于一纵扎根五台山一带,会有巨大的影响。

好在苏长青在实行“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之后,立刻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巨大支持。

而修建水利工程这样的好事,老百姓自然也是积极参与。

当然,盲目的修建水利工事。

反而可能好心办了坏事,这时候人才的重要性就体现了出来。

通过系统的帮助,一批从事水利工作的专业人才,也从北平等地方的高校抵达五台山。

这些专业人士都是对新思想的认同者,同时也对盐庵非常的仰慕。

本就有这层意识,系统再给这些专业人士打上“思想钢印”。

自然轻松许多。

而苏长青对于这些专业人才,当然是通通笑纳。

截胡?

根本不存在好不好,五台山根据地也要人才啊。

苏长青心里暗暗想道。

目前,五台山一带区域的农业生产还停留在封建时代。

或者说整个大夏国的农业发展,都还是停留在封建时代。

短时间内,苏长青也无法改变。

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也无法生产出大量可以运用于农业的农用机械。

眼下,五台山根据地处于一穷二白的初始阶段。

摆在苏长青面前的,除了必要的物资之外。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5368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