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032154" ["articleid"]=> string(7) "5809711"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3章" ["content"]=> string(3915) "

屋里瞬间静得能听见钟表秒针的“咔哒”声。

文献一动不动,连呼吸都停了半拍。脑海里嗡嗡作响,只剩一个念头在回旋:

——怎么会是那丫头?

顾景舟怕他不信,忙补了一句:“景淮亲口说的。他说在鄂东省见过文清,后来……就认定了。”

文献沉默半晌,忽然起身,背着手在屋里踱了两圈,最后停在窗前。暮色四合,远处操练场的灯一盏盏亮起,映得他侧脸晦暗不明

“老顾,”他垂着头,嗓音低哑得像是从胸腔深处挤出来,“我那闺女……苦啊。她娘走得早,从小就是老爷子和老太太拉扯大的,前两年那孩子好不容易来了军区,我又因为“那事”不能和她太亲近,后来她大哥牺牲,大嫂又因为我家里的那个女人而去世,为了两个年幼孩子的安全着想,只能让她一个人拖着俩孩子离开,远走他乡。”

他顿了顿,声音发颤:“四年多了,她没给我打过一通电话,没写过一封信。我知道她恨我,恨我没给她大哥大嫂报仇。”

窗外最后一缕天光被夜色吞没,文献的剪影映在玻璃上,像一把锈在鞘里的刀。

“你以为我不想吗?”他喃喃,“我恨不得现在马上亲手崩了那女人。可为了国家安全,我不能——至少现在不能。”

顾景舟走上前,拍了拍文献的肩膀,“老文,我明白你的难处。但景淮这孩子,是真心喜欢文清。我看不如这样,先让景淮去平顺县见见文清,看看两人相处如何。要是文清也对景淮有意,咱们再从长计议。”

傍晚下班,文清接上小侄子文谦,沿着梧桐夹道的旧路慢慢往家走。拐过老邮局时,恰好碰见文昌和四五个同学背着书包从校门出来。这几个孩子都住在附近,放学同路,一路打打闹闹惯了。

文清牵着文谦,本打算走向前打个招呼,却见文昌脚步越来越慢,频频回头,像在确认什么。

“你们有没有觉得……身后有人跟着咱们?”文昌压低声音问。

周义大大咧咧地回头,夕阳下人流熙攘,全是放学的学生和下班的行人:“哪有人?别神神叨叨的。”

文昌抿了抿唇,眉心蹙起:“真的,这两天下学我总觉着后头有人盯着。”

旁边的温迪“扑哧”笑出声:“你是不是昨晚又听你姑姑讲特务故事了?自己吓自己。”

许凯也揽住文昌肩膀:“行了,别整那些有的没的,赶紧回家写作业。”

孩子们嘻嘻哈哈继续往前走,文昌却仍忍不住回头。文清在不远处听得真切,心里“咯噔”一下。她太了解文昌——这孩子眼尖心细,连她藏起来的糖果都能精准定位,更别说无风起浪。

文清顺势转身,目光掠过身后整条街道。斜阳把影子拉得老长,行人脚步匆匆,看不出异常。她挑了挑眉,没出声,只是下意识把文谦往身边拢了拢。

就在文昌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什么时,身后忽然传来熟悉的声音——

“文昌。”

他猛地回头,看见姑姑文清牵着文谦,正穿过夕阳斜照的金色光影,快步朝他们走来。

“姑姑!”文昌眼睛一亮。

周义几个也连忙打招呼:“文昌姑姑好!”

文清冲他们点点头,先低头对身旁的小家伙柔声嘱咐:“文谦,问哥哥姐姐好。”

快四周岁的文谦立刻奶声奶气地喊:“哥哥姐姐们好!”

寒暄间,文昌又下意识回头朝街角望了一眼。文清顺着他的视线也扫过去,依旧只见人潮与树影,并无异常。她收回目光,看向文昌:“文昌,我注意你一路都在回头,到底看什么?”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3865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