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010350"
["articleid"]=>
string(7) "5804638"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7章"
["content"]=>
string(2576) "“兄弟们!
加班费翻倍!
泡面管够!
目标不变——赶在姓江的登台唱大戏之前,把咱们的‘涅槃’,从这堆废墟里,给老子真正地‘烧’出来!”
短暂的死寂。
下一秒。
“干他娘的!”
“烧!
烧得越旺越好!”
“为了翻倍的泡面!
冲啊!”
鬼哭狼嚎般的怪叫和笑声瞬间充满了烟雾弥漫的实验室,比刚才的欢呼更加狂放,更加不管不顾。
警报器还在徒劳地尖叫,但已经没人理会了。
5 涅槃重生希望的火种,在浓烟与废墟之上,被这群疯子重新点燃,烧得比烘箱里的火苗更旺。
时间像被上紧了发条,朝着那个既定的节点疯狂冲刺。
锐锋科技与LuminaTech战略合作暨新品全球首发会的消息,如同飓风般席卷了整个科技圈和财经媒体。
发布会被定在了本市地标性的国际会展中心一号厅,时间是下周五下午两点。
宣传造势铺天盖地,江屿意气风发的照片占据着各大财经版面的头条,“重新定义未来”“开启建筑节能新纪元”的标语刺激着每一个关注者的神经。
锐锋的股价,在万众期待中,一路高歌猛进,直逼历史最高点。
与之相比,“涅槃科技”的存在,渺小得像一颗尘埃。
除了极少数密切关注行业动态的资深人士和拿到了我们“简陋”样片数据的潜在客户,几乎无人知晓。
直到发布会前三天。
一份匿名的技术分析报告,如同幽灵般,悄然出现在几个专业投资人和大型建筑设计院高管的邮箱里。
报告没有署名,没有来源,只有冰冷、详实的数据对比图表和逻辑严密的推演。
标题触目惊心:《电致变色的黄昏?
——论LuminaTech技术路径的固有瓶颈与“锐锋-光耀”产品的预期表现》。
报告的核心内容,直指电致变色技术在响应速度(预测值:≥3分钟)、能耗(维持暗态需持续供电)、长期稳定性(离子迁移导致性能衰减)以及复杂结构带来的高成本等几个关键指标上的“物理性天花板”。
并大胆预测,锐锋即将发布的“光耀”系列产品,受限于技术路线本身,其实际性能参数(尤其是响应速度和能耗)将远低于其宣传口径,更无法满足高端建筑幕墙市场的核心需求。
这"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2850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