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008532" ["articleid"]=> string(7) "5804450"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7章" ["content"]=> string(3864) "
她看着池中那抹鲜亮的红色,又看看孙女神采奕奕的小脸,再看看一旁眉目含笑的赵允真,脸上顿时绽开慈祥欣慰的笑容。
“哎哟,好俊的鱼儿!如儿真是有本事了。”
老太太走过来,先是夸了孙女一句,然后目光落在赵允真身上,
“真哥儿,劳你费心带着这丫头出去散心,看她这精神头,比什么都好。”
“老太太言重了,五妹妹聪慧,一点就透。”
赵允真笑道。
老太太拉着赵允真和如兰在院中坐下,问起今日钓鱼的趣事。
如兰抢着绘声绘色地描述,尤其重点讲了她是如何在赵允真“手把手”指导下钓上那条大鲤鱼的过程,小脸上满是得意。
老太太听得连连点头。
正说笑着,葳蕤轩的大丫鬟走了进来,对着几人福了福身,接着对如兰说道,
“五姑娘,大姑娘请您过去一趟,说是有几件新得的料子,让您去挑挑看可有喜欢的。”
如兰一听有新料子,眼睛又亮了亮,虽然还有些不舍池里的鱼和刚开的话题,但还是起身,
“祖母,赵家哥哥,那我先去看看大姐姐找我什么事。”
她蹦蹦跳跳地跟着丫鬟走了。
老太太笑着摇头,
“这丫头,还是这么风风火火的。”
赵允真也笑着起身,
“老太太,那怀真也先……”
“急什么,”
老太太打断他,指指旁边的椅子,
“陪我这老婆子再坐会儿,喝杯茶。房妈妈,去把我那罐新得的庐山云雾泡来。”
赵允真闻言,也只好依言坐下,陪着老太太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江南风物,气氛宁静祥和。
就在这时,一个小小的身影出现在寿安堂院门口。
明兰穿着素净的棉袄,手里捧着一个崭新的描红本子,步履安静地走了进来。
她先是看到院中坐着的祖母和赵家哥哥,脚步顿了顿,似乎有些犹豫是否该上前打扰。
老太太眼尖,已经看到了她,温和地招手,
“明儿来了?手里拿的什么?”
明兰这才走上前,规规矩矩地向祖母和赵允真行了礼,
“祖母安好,赵家哥哥安好。”
她声音细细的,带着孩童的软糯,
“这是今日抄好的字,祖母您看。”
她恭敬地将描红本子双手捧给老太太。
老太太接过本子,翻开一看,脸上的慈和笑意便加深了几分,带着点忍俊不禁的意味。
“哟,我们明儿今日倒勤勉,抄了这许多。”
老太太指尖点着纸页,目光落在那些歪歪扭扭、大小不一、墨迹深浅不匀的字迹上,像极了刚学会走路的小猫在宣纸上踩出的凌乱脚印。
“只是这字……”
老太太忍笑,轻轻点了点其中一个笔画散开、糊成一团的字,
“这笔捺可是被风吹散了架?还有这竖,怎地弯弯绕绕像条小蚯蚓?”
明兰的小脸瞬间涨得通红,一直红到了耳根。
她本就因昨日之事心中忐忑,此刻被祖母点破字丑,更是羞窘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小手紧紧揪着衣角,头垂得更低了,声音细若蚊呐,
“祖母……明儿……明儿练得不好……”
一旁的赵允真也好奇地瞥了一眼。饶是他见多识广,也被那“猫爬”般的字迹逗得差点失笑。
那字不仅结构松散,笔画更是随心所欲,东倒西歪,充满了稚童的笨拙与天真。
他连忙端起茶杯掩饰了一下嘴角的笑意,轻咳一声,温言道,
“老太太,六妹妹年纪尚幼,初学描红,能静心坐下来写完这些,已是难得的定力了。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2800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