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1001127" ["articleid"]=> string(7) "5803194"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1章" ["content"]=> string(2652) "尖在纸上快速移动。

选择题、阅读理解、古诗文默写,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

最后是作文题目:"请以突破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看到这个题目,我笑了。

"突破",这不正是我这三年经历的写照吗?

我思考了三分钟,然后开始写作。

"突破,是勇者的专利,是强者的选择,是智者的必然......"我写得很投入,仿佛在讲述自己的故事。

从隐忍到爆发,从质疑到证明,从平凡到卓越,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

两个半小时后,我完成了所有题目,检查无误后提前交卷。

走出考场时,外面等候的家长和媒体立刻围了上来。

"林墨同学,感觉怎么样?

""题目难吗?

""有把握吗?

"我简单地回应了几句,然后回家休息。

下午的数学考试是我最有把握的科目。

拿到试卷后,我发现题目确实比模拟考试难一些,特别是最后两道大题,需要比较强的数学思维。

但这对我来说不是问题,我甚至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了最后一道题。

第二天的理综考试,我遇到了一些挑战。

物理最后一道大题涉及到一些前沿的理论知识,化学有一道实验题比较新颖,生物的遗传题也有一定难度。

但我都一一攻克了,甚至在一些题目上想出了比标准答案更优秀的解法。

英语考试是最后一科,我完成得很轻松。

听力、阅读、完形填空、作文,都没有任何难点。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时,我放下笔,长舒了一口气。

三年的准备,终于到了验收的时刻。

走出考场,我看到林建国和妈妈在外面等着我。

"怎么样?

"妈妈紧张地问道。

"很好。

"我笑了,"比我预期的还要好。

""真的吗?

"林建国也很激动。

"真的。

"我点头,"这次考试,我发挥出了自己的全部实力。

"回家的路上,我的手机不停地响起。

有同学的问候,有老师的关心,还有媒体的采访请求。

但我都没有接听,我需要静静等待结果。

晚上,苏晴晴发来短信:"林墨,考得怎么样?

"我回复:"还不错,你呢?

""我也还行,不过肯定没有你那么好。

"她回复。

"别妄自菲薄,你也很优秀。

"我发了过去。

"谢谢。

"她很快回复"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2644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