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0987539" ["articleid"]=> string(7) "5800990" ["chaptername"]=> string(7) "第3章" ["content"]=> string(2536) "地球最新的时装周上,某品牌发布了“蓝晶星系列”,模特们穿着模仿晶体光泽的塑料礼服,表情僵硬。

莉娜笑着关掉通讯器,将一块新采集的晶体纤维放在工作台上——这块纤维在她的体温下,正慢慢舒展成一朵花的形状。

第二卷:数据之外的土壤——伊森与“非标准农场”伊森的“非标准农场”在蓝晶星的殖民地图上是个异类。

当其他殖民者都在使用联盟提供的“智能种植舱”——那些能精准控制光照、湿度、养分,甚至能预测收获量的银色方块时,他却在一片开阔的土地上徒手开垦出不规则的田垄,播撒着从地球带来的“非优化种子”。

“伊森,你的小麦又减产了30%。”

农业监测员艾米丽的全息影像出现在田埂边,她的手指在虚拟屏幕上滑动,调出一组刺眼的红色数据,“种植舱的产量是你的5倍,而且绝对安全。

你种的这些变异麦穗,上周还有人吃了拉肚子。”

伊森蹲下身,抚摸着一株结满蓝色麦粒的小麦。

这株小麦的根系比地球品种发达三倍,深深扎进蓝晶星的紫色土壤里,麦穗顶端的芒刺能吸附空气中的光尘,在阳光下闪烁。

“拉肚子是因为他们没把芒刺去掉。”

他摘下一粒麦粒,放在嘴里咀嚼,淡淡的甜味中带着一丝金属的涩感,“但这种涩感,是蓝晶星土壤里特有的微量元素,对人体有益。”

艾米丽的影像闪烁了一下,显然是对这种“不科学”的说法感到无奈。

三年前,伊森还是地球农业数据中心的首席分析师,每天对着屏幕上的产量曲线、基因序列、市场预测报告,用算法“优化”每一株作物的生长。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祖父留下的一本手写农书,里面没有数据,只有“看天吃饭”的经验:“土壤渴了会裂,种子想家了会蔫,人得蹲下来听它们说话。”

“你知道联盟为什么要推广种植舱吗?”

艾米丽的声音软了下来,“蓝晶星的土壤成分不稳定,重金属含量超标,直接种植有风险。”

“风险才是礼物。”

伊森指着田垄边的杂草,这些从地球带来的杂草,在蓝晶星土壤里变异出了紫色的叶片,“你看它们,为了活下去,改变了自己的颜色和结构。

作物也"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2065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