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0987075" ["articleid"]=> string(7) "5800905"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2章" ["content"]=> string(2594) "划开一道冷硬的弧线。

“吱呀——”门被拉开,外面冰冷的夜风瞬间灌入。

他高大的身影,没有丝毫停顿,就这样融入了门外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

脚步声远去,最终彻底消失在呼啸的寒风里。

窝棚里,只剩下我一人。

冰冷的空气重新包裹住我,带着劫后余生般的虚脱和…一种空落落的茫然。

他走了。

没有强留,没有愤怒,甚至没有再多说一个字。

他放我走了。

可是,为什么…心口那个地方,却像被硬生生剜走了一块,留下一个空洞洞、冷飕飕的缺口,比这冬夜的风,还要刺骨?

---三年光阴,如同指间流沙,无声滑过。

江南的杏花,果然如烟似雾,开遍了白墙黛瓦的水乡人家。

我曾在乌篷船里听雨打芭蕉,枕着欸乃的桨声入眠。

塞外的风沙,也真如传说中那般狂放不羁,卷起漫天黄尘,遮蔽了孤城的落日。

我在驼铃声中穿越戈壁,在篝火旁听牧人唱起苍凉古老的歌谣。

海上的明月,大得惊人,清辉洒在无垠的墨蓝海面上,碎成万点跳跃的银鳞。

我赤脚踩过细腻的白沙,感受过浪潮温柔又凶猛地拍打脚踝。

山河壮阔,风光无限。

我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听过南腔北调的故事,尝过酸甜苦辣的滋味。

我学会了辨认草药,能简单处理跌打损伤;跟着船娘学过几支吴侬软语的小调;甚至能用简单的番邦语言和商贩讨价还价。

我的皮肤被阳光晒成了浅浅的小麦色,眼神褪去了曾经的怯懦惶惑,沉淀下几分行走风尘的沉静和疏朗。

行囊里,渐渐多了些东西:一块江南绣娘送的、绣着精致缠枝莲的帕子;几枚从戈壁滩上捡来的、纹路奇特的石头;一串用海边贝壳和彩绳串起的手链;一本写满了各地风物见闻、字迹从生涩到渐渐流畅的薄册子…还有,给老太太带的几包上好的杭白菊和软糯的云片糕,给周王氏的几匹素雅耐用的松江细布,给阿宝和其他几个女孩的几匣子精巧的泥人和彩绘木偶。

京城,这座承载了我太多不堪回首往事的城池,在阔别三年后,以一种熟悉又陌生的姿态,重新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高耸的城墙依旧巍峨,熙攘的人声依旧鼎沸。

只是,心境已全然不同。

不再是当年那个仓皇逃离"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2043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