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0978114"
["articleid"]=>
string(7) "5799474"
["chaptername"]=>
string(7) "第6章"
["content"]=>
string(2572) "粟特文的“胡锦十匹”念成“胡兵十名”,吓得士兵们拔刀出鞘。
石崇义赶紧上前,用汉语和粟特语同时解释,又拿出他的手册对照,关令的脸才慢慢红了。
“石译语,多亏你来了,”关令擦着汗,“不然我差点酿成大祸。
这粟特文弯弯曲曲的,跟鬼画符似的,谁看得懂?”
石崇义把手册递给关令:“多学几句就懂了。
你看这‘’是‘朋友’,‘’是‘交易’,都是好字眼。
丝绸之路,靠的不是刀枪,是互相听懂的话。”
他指着商队的骆驼,“他们带的葡萄种子,明年就能在关内结果,到时候你吃着葡萄,就知道这些‘鬼画符’的好处了。”
林默看着石崇义给关令教粟特语发音,突然明白老太太说的“文明摆渡人”是什么意思——译语人不仅翻译语言,更在缝合不同文明的裂缝,让丝绸、佛经、葡萄种子,都能顺着他们的舌头,在丝路上畅通无阻。
4 怛罗斯的刀光与未寄出的家信第三次穿越落在怛罗斯城外的沙丘。
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唐军的残旗插在沙地上,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石崇义正用粟特语和阿拉伯将领谈判,他的绿袍被刀划破了道口子,露出里面的绢帕,平安结上沾着血渍。
“石译语,别跟他们废话!”
个受伤的唐兵拄着刀站起来,血顺着刀柄往下滴,“他们杀了我们多少弟兄,还想谈判?”
石崇义按住他的肩膀,用汉语低声说:“我们只剩三百人,他们有五千骑兵。
硬拼就是全军覆没,活着才有希望。”
他转向阿拉伯将领,用流利的阿拉伯语说,“我是大唐译语人石崇义,我们愿意交出武器,但请放过平民和僧侣,他们是来传播文明的,不是来打仗的。”
将领盯着他的眼睛:“你懂阿拉伯语?
还懂《古兰经》?”
“略懂,”石崇义从怀里掏出本手抄的《古兰经》残页,上面有汉语注脚,“我在长安和阿拉伯商人学的,他们说‘你们当全体坚持真主的绳索,不要自己分裂’——就像我们中原说‘和为贵’。”
林默的心沉了下去。
他知道怛罗斯之战的结局:唐军大败,很多士兵被俘虏,其中就有会造纸术的工匠,造纸术因此传到阿拉伯世界。
可史书里从没提过译语人石崇义"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1788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