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0973780"
["articleid"]=>
string(7) "5798771"
["chaptername"]=>
string(7) "第4章"
["content"]=>
string(2670) "海”的刻板成见。
就在我快要关闭邮箱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封新邮件——一封来自于“科生洋地”公司的讲座邀请函。
我面无表情地关掉邮箱,点开搜索框,输入一个名字:科生洋地。
一家规模不大但近年来在海洋地质探测领域颇为活跃的科创公司。
创始人的名字跳了出来:尧莉昆。
屏幕上她的照片干练、精致,眼神锐利,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自信。
4几天后,我坐在市科技馆报告厅的角落。
台上,尧莉昆正侃侃而谈她公司最新的深海勘探技术和项目规划,声音清晰有力,极具感染力。
镁光灯下的她,光彩照人。
讲座接近尾声,到了提问环节。
我深吸一口气,在众多举起的臂林中站了起来。
我报出自己的名字,提出一个关于她项目中地质风险模型参数设定的具体疑问。
尧莉昆的目光越过人群落在我身上,带着审视。
她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一蹙,似乎有些意外,随即嘴角勾起一抹极淡、近乎没有的弧度,像是准备忽略。
就在这时,一个刺耳的声音从我侧后方响起,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这不是萧淳吗?
怎么,深海没待够?
还想下去?
海洋勘探这种苦差事,女人凑什么热闹?
安心在家生孩子不好吗?”
一个完全陌生的脸庞,他座位的桌牌上写着——黄信亦。
他抱着手臂,斜倚在座位上,脸上挂着讥诮的笑容。
报告厅里瞬间安静下来,无数道目光聚焦在我身上,有好奇,有同情,但更多的,是看戏般的审视。
一股熟悉的怒火直冲头顶,我正要开口反击。
台上的尧莉昆却先动了。
她转向黄信亦的方向,脸上那点仅有的客套瞬间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居高临下的压迫感。
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整个会场:“黄信亦。
毕业于西部海洋大学本科,保留学籍当过两年兵,现住殷牟区九叔巷。
你来听过我三次讲座了,我对你的信息有印象。”
她微微停顿,眼神锐利如刀,“我不认为你这样的人,能给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
你的见识,犹如夏虫,不知冰雪。”
会场一片死寂。
黄信亦脸上的讥笑瞬间僵住,涨得通红,嘴唇翕动着却发不出一个音节。
殷牟区九叔巷?
当过兵?
这几个词像"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159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