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0964204" ["articleid"]=> string(7) "5796919" ["chaptername"]=> string(7) "第4章" ["content"]=> string(2622) "昌觉得奇怪,便带着随从去渭水狩猎。

远远看见个老头在钓鱼,鱼钩果然是直的,还离着水面老远。

“老者钓的是鱼?”

姬昌下了车,拱手问道。

姜子牙猛地提竿,铜钩划过水面,带起一串水珠:“我钓的是王与侯!”

话音刚落,鱼线突然绷紧,他使劲一拉,竟拉起一只玉坠,上面刻着 “受命于天” 四个字,线是新断的。

“这是……” 姬昌愣住了。

姜子牙把玉坠递给她:“此乃天意。

西伯侯若信我,就请上车,我有话对你说。”

姬昌看他气度不凡,便邀他同乘。

在车上,姜子牙侃侃而谈,从商纣的暴政说到西岐的对策,从天文地理说到治国安邦,听得姬昌连连点头。

“先生可愿随我回西岐?”

姬昌握住他的手。

姜子牙却摇头:“我还得在渭水边再钓些日子。”

他把玉坠还给姬昌,“三日后,您再来,我给您一份大礼。”

姬昌走后,姜子牙在渭水边搭了个帐篷。

夜里,有个人影悄悄靠近,是西岐大夫散宜生。

他见姜子牙在帐篷里用蓍草占卜,卦象显示 “龙虎相争”,便忍不住问:“先生何时才肯辅佐我主?”

姜子牙突然转身,烛火照在他脸上,一半明一半暗:“告诉西伯侯,再等三年,时机就错过了。”

他指着卦象,“商纣的气数已尽,但西岐的准备还不足。

这三年,要积粮练兵,团结诸侯,待时而动。”

散宜生走后,姜子牙继续在渭水垂钓。

有天,他钓起一条大鲤鱼,剖开鱼腹,里面竟有片竹简,上面是商军的布防图。

他知道,这是潜伏在朝歌的义士传来的消息。

三年后,姬昌再次来到渭水。

姜子牙收起鱼竿,对他说:“时候到了。”

他指着渭水的流向:“水往低处流,国朝更替也是天意。

现在,该是西岐崛起的时候了。”

作者评论:渭水的直钩,钓的不是鱼,是识人的慧眼和成事的时机。

姜子牙的等待,告诉我们:真正的智者,懂得在浮躁中守静,在喧嚣中观心。

有时候,慢慢来反而更快,因为时机成熟时,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第四章:朝歌献宝计(约前 1071 年)朝歌的城门比三年前更气派了,门楼上的铜钉闪着寒光,却挡不住城门口讨饭的乞丐。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121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