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0961634"
["articleid"]=>
string(7) "5796304"
["chaptername"]=>
string(7) "第6章"
["content"]=>
string(2608) "了。”
“哪里的话。”
我话锋一转,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语气诚恳得像真的在反省,“说起来,昨日在醉仙楼,也是我听闻父皇夸奖七弟的春耕札记,心里一时羡慕,才多喝了几杯,失了分寸。”
来了。
赵珩握着茶杯的手指微不可查地动了一下,脸上依旧笑着:“皇兄谬赞了,那札记不过是小弟随口写写,能得父皇一句点评,已是侥幸。”
“侥幸?”
我放下茶杯,眼神里带着恰到好处的“认真”,“七弟这话就不对了。
我昨晚回去后,特意找来你的札记看了,里面关于南方稻种改良的见解,确实独到。
尤其是那句‘亩产可增三成’,若是真能实现,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啊。”
赵珩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
他那札记里的产量数据,分明是沿用了三年前的旧案,估计压根没核对过,没想到我会逐字逐句地看,还偏偏揪出了这句。
他定了定神,试图圆过去:“皇兄过誉了,那只是小弟的一个设想,还需实地验证。”
“设想也要有依据才好。”
我像没察觉他的不自在,继续道,“我昨晚也翻了户部的卷宗,去年南方遭了蝗灾,稻种受损严重,今年新种的亩产量,怕是比三年前还要低上两成。
七弟说的‘增三成’,不知是参照哪一年的基数?”
这话一出,厅里瞬间安静得能听见烛火噼啪声。
赵珩端着茶杯的手紧了紧,脸色肉眼可见地白了几分。
他大概怎么也想不到,向来对农事一窍不通的我,会去查户部卷宗,还精准地戳中了他的漏洞。
周围的侍从都低下头,没人敢吭声。
我看着他变幻的脸色,心里冷笑——这就是你用来博名声的“利器”?
今天我就让它变成你的“软肋”。
“这……”赵珩定了定神,声音有点发虚,“皇兄有所不知,小弟说的是改良后的新种,自然是在去年受损基础上……”“哦?”
我挑眉,语气带着点恰到好处的疑惑,“可札记里写的是‘参照旧例,可增三成’,并未提改良新种啊。
七弟是忘了写,还是……”我没说下去,但那眼神里的“探究”,足够让他坐立难安了。
赵珩的脸彻底白了。
他那札记本就是急着赶出来讨好父皇的,哪会真去核对数据?
要是被人捅到父皇面前,说"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1120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