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0957016" ["articleid"]=> string(7) "5795862"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9章" ["content"]=> string(3779) "
虾仁点头:“大王,这只是开始。等我们把玉米推广到全国,再改良更多的农具和耕作方法,大秦一定会越来越强盛。”
“嗯。”嬴政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到那时,寡人就要挥师东进,统一六国,让天下的百姓都能吃上这高产的玉米,都能过上好日子!”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试验田上,也洒在人们喜悦的脸上。亩产千斤的奇迹,像一粒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大秦的土地上激起了层层涟漪。它不仅带来了丰收的喜悦,更带来了变革的信心和力量。
然而,虾仁也清楚地知道,平静的表面下,暗流依然涌动。吕不韦、嬴成、嫪毐等人,绝不会因为一场丰收就放弃他们的野心。这场奇迹,或许会让他们更加疯狂,更加迫不及待地想要破坏这一切。
但虾仁并不害怕。他看着身边信心满满的嬴政,看着那些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百姓,心中充满了力量。他知道,只要他们坚持下去,只要新政能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就没有人能够阻挡大秦前进的脚步。
亩产千斤的奇迹,是一个里程碑,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它吹响了大秦崛起的号角,也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但无论前路多么艰难,虾仁和嬴政都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们将携手并肩,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
咸阳城的主干道上,尘土被往来的脚步扬起,又被无数双赤脚、草鞋踩落,混着玉米秸秆的碎屑,散发出一种奇异的、属于丰收的气息。
消息是从试验田一路跑着传进城的。王二柱那破锣嗓子比驿站的快马还管用,他挥舞着一只金灿灿的玉米棒,逢人就喊:“一千二百五十斤!亩产一千二百五十斤啊!”
起初还有人不信,以为这老农疯了。可当试验田的农夫们推着满载玉米的车进城,当那金黄饱满的颗粒从车上滚落,在青石板路上铺成一条闪光的河时,怀疑的声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压抑不住的惊叹。
“真……真有这么多?”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捡起一粒玉米,放在孩子嘴边,“尝尝,娃,这是能让你顿顿吃饱的宝贝。”
孩子咬了一口,甜甜的浆水在嘴里散开,咯咯地笑了起来。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谢虾仁先生!谢大王!”
这声呼喊像投入火塘的干柴,瞬间点燃了全城的热情。
“谢虾仁先生!谢大王!”
“新政好!”
“玉米好!”
呼喊声从街头传到巷尾,从平民的陋舍传到商人的店铺。正在赶制连弩车的工匠们放下工具,跑到门口跟着欢呼;粮仓的守卫们挺直了腰杆,看着那些即将被填满的仓廪,脸上露出骄傲的神色;甚至连深居简出的老人们,也被儿孙搀扶着走到街边,望着那支由农夫、流民、工匠组成的、抬着玉米游行的队伍,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
虾仁和嬴政就走在队伍最前面。嬴政依旧穿着那身玄色王袍,却没有乘舆,只是步行。百姓的欢呼像潮水般涌来,溅在他脸上,带着泥土和汗水的温度。他看着那些因为激动而涨红的脸,看着孩子们举着小小的玉米棒奔跑,嘴角的弧度越来越深。
“这就是先生说的‘民心’?”他侧头问虾仁,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虾仁点头,看着一个流民模样的年轻人,正激动地向旁人讲述自己如何在试验田学到堆肥法,如何分到属于自己的种子。“是,大王。他们欢呼的不是玉米,是希望。”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1030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