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0955017"
["articleid"]=>
string(7) "5795584"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4章"
["content"]=>
string(2568) "着一张便签,是局长的字迹:“小陈,这是咱们新做的老巷修复方案,下午开个会讨论下,你准备准备。”
陈默拿起规划图仔细看着,图上标注着需要修复的老宅、需要保护的古树、需要拓宽的巷路,每一处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他想起刚回来时看到的西墙渗水、窗棂松动,再看看现在焕然一新的老宅,心里充满了干劲。
这些老房子不仅是砖瓦结构,更是几代人的记忆,他一定要让它们在时光里继续焕发生机。
下午开会时,陈默提出了“修旧如旧”的理念:“老巷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原汁原味,修复时要用传统工艺,保留原来的建筑风格,让住在这里的人能找到乡愁,让来这里的人能感受历史。”
局长赞许地点头:“说得好!
咱们不仅要修房子,更要留住老巷的烟火气。
你从小在老巷长大,最懂这里的人情世故,这个项目就交给你负责了。”
陈默心里一阵激动,他知道这是信任,更是责任。
走出会议室时,夕阳正透过走廊的窗户洒进来,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光影,他仿佛看到了老巷未来的样子——青石板路干净整洁,老宅古色古香,巷子里飘着饭菜香,孩子们追逐嬉闹,老人们坐在门口聊天,时光在这里慢慢流淌,温暖而悠长。
下班回家时,路过老街的杂货店,老板笑着喊住他:“小默,你要的钉子到了,林伟说你家想在院子里搭个葡萄架,这些钉子够结实。”
“谢谢王叔。”
陈默接过钉子,心里暖暖的。
自从他负责老巷修复项目后,街坊们都格外支持,谁家有闲置的老木料、老砖瓦,都会主动送来,说“给老巷修房子,就是给咱们自己修家”。
走到巷口,看见林伟带着几个师傅在给张奶奶家修门槛,老人坐在门口的竹椅上,手里端着茶杯,笑眯眯地看着他们忙碌。
“小默回来啦?
林伟这孩子真能干,把我这破门槛修得比新的还结实。”
张奶奶朝他招手,眼里满是欣慰。
“张奶奶您放心,保准能用几十年。”
林伟擦了擦额角的汗,笑着说,“陈默哥,你家的葡萄架材料我都备齐了,周末我带师傅来搭,保证让嫂子夏天能在葡萄架下喝茶。”
“太谢谢你了。”
陈默心里一暖,这些年林伟的装修"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10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