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0954262" ["articleid"]=> string(7) "5795502"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9章" ["content"]=> string(3555) "
黄志强派来的人混在人群里,举着相机拍个不停,却连个像样的“黑料”都拍不到。有个记者追着他们问:“你们不是说青屿是骗局吗?证据呢?”那几个人灰溜溜地挤开人群跑了。
傍晚的总结会上,小李拿着最新的数据报告,激动得脸通红:“东子哥,今天的直播观看量破亿了!好多人在网上下单,订单都排到下个月了!还有十几个农业院校想来跟咱合作,说要建实训基地!”
陈东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路灯,它们沿着新修的公路一直延伸到县城,像串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珍珠。他想起黄志强临走时的狠话,突然觉得可笑——资本能买通渠道,能散布谣言,却买不走青屿人对土地的敬畏,买不走“无农药、无激素”这六个字里的踏实。
安芝抱着念青来送饭时,正好听见他们说话。她把保温桶放在桌上,指着念青手里的胡萝卜:“你看,咱儿子都知道,好东西是种出来的,不是抢出来的。”
陈东接过儿子,小家伙正啃着胡萝卜,汁水沾得满脸都是。他低头吻了吻孩子的额头,突然明白,那些冲着配方和专利来的人,永远不会懂——青屿真正的“核心技术”,不是写在纸上的配方,而是乡亲们弯下的腰,是滴进土里的汗,是守着“做干净菜”这个念头不动摇的坚持。
夜色渐深时,陈东站在产业园的门口,看着冷链车陆续出发。车灯光柱劈开黑暗,照亮了路边的标语:“沃土生金,诚信为本”。他知道,只要这八个字还在,青屿的生态梦就不会醒,那些来势汹汹的资本,终究只能成为这片土地上,被阳光晒退的露水。
风里传来咖啡花的香气,混着远处养殖场的鸡鸣,像首永远唱不完的歌谣。属于青屿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青屿的晨雾还没散尽时,陈东已经站在生态养殖区的堤坝上了。咸腥的海风卷着水汽扑在脸上,带着点初秋的凉意,他紧了紧外套,目光落在水面上——那些本该整齐排列的牡蛎养殖笼,有一片歪歪扭扭地沉在水里,浮标像被掐断脖子的白鸟,歪歪斜斜地漂着。
“东子哥,凌晨三点换班的时候还好好的。”守夜的阿福裹着军大衣跑过来,手里攥着根断了的尼龙绳,绳头有明显的刀割痕迹,“我刚下水捞了一把,笼子底被戳了好几个洞,里面的牡蛎苗全跑了,大概损失了有两千多笼。”
陈东蹲下身,指尖划过那截断绳。尼龙绳是他特意从广东订的高强度材料,寻常刀具根本割不断,除非用特制的潜水刀。他正琢磨着,裤兜里的手机突然震动,是安芝发来的视频,镜头里是念青举着块碎玻璃,奶声奶气地喊:“爸爸,海边捡的,亮晶晶。”
那玻璃碎片边缘很新,折射着晨光,像块被掰碎的镜子。陈东心里咯噔一下——青屿的沙滩上只有贝壳和鹅卵石,哪来这种工业玻璃?他立刻回拨过去:“安芝,带念青回家,别在海边逗留,让安保队去沙滩搜一遍,重点找有没有潜水装备的痕迹。”
挂了电话,系统界面突然弹出提示:检测到养殖区水质异常,含微量重金属元素,来源指向西侧废弃码头。他皱起眉,那码头十年前就废弃了,去年改造时特意做过清淤,怎么会突然出现重金属?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100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