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0928102" ["articleid"]=> string(7) "5790113"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6章" ["content"]=> string(2560) "扰,慢慢过渡到对部门氛围的担忧。

他谨慎地试探,真诚地倾听,不主动提及王世明的名字,只谈论现象:资源分配的不透明、评价标准的主观随意、长期高压下士气的低落。

起初,回应者寥寥,大家都充满戒备。

但陈默的沉稳和多年来积累的信誉起了作用。

慢慢地,一些零星的抱怨和不满开始汇集到他这里。

美编组的小赵,曾因拒绝为王世明朋友的私人画展免费加班做设计而被调离核心项目;负责外联的老钱,曾因在报销王世明指定餐厅的巨额餐费时提出疑问,被穿了很久小鞋;甚至编辑部那位公认的老好人李姐,也曾因为婉拒了王世明要求她关照一个能力极差的实习生亲戚而受到冷落。

这些信息如同散落的珠子,被陈默和林薇在暗室中小心翼翼地收集、整理、串联。

他们发现,王世明的管理艺术,核心就是制造不公和恐惧,以此巩固权力,并从中渔利。

受害者远不止林薇一人,只是程度和方式不同。

一个无声的、基于共同遭遇和朴素正义感的同盟,在压抑的部门氛围下,悄然凝聚。

虽然大家依旧谨慎,不敢公开声张,但彼此心照不宣的眼神交流和私下简短的肯定,都传递着一种微弱却坚定的力量。

收集证据的过程持续了许久。

期间,王世明并未放松对陈默和林薇的打压,但他似乎并未察觉暗流下的涌动,或者说,他过于自信,根本不相信这两个“不识时务”的人能掀起什么风浪。

部门的气氛依旧压抑,但林薇和陈默的眼神深处,却多了一份沉静的等待。

八转机终于来临。

公司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文化创新战略研讨会”即将召开,集团高层和重要合作伙伴都将出席。

每个事业部都需要汇报核心成果和未来规划。

王世明负责的“城市文化板块”是重中之重,他志在必得,准备亲自汇报林薇那个被他数次“指导”修改、如今已打上他深刻烙印的非遗项目,作为他领导下的标杆成果。

这是一个绝佳的、也是风险最高的舞台。

在陈默和林薇反复推演的策略中,只有在这个高层云集、关注度最高的时刻发声,才能让问题无法被轻易压下。

他们决定,由林薇在汇报后的提问环节,以专业、冷静的"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0108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