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0928032" ["articleid"]=> string(7) "5790026"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7章" ["content"]=> string(2370) "什么?

"男人猛地抬头,眼底布满血丝,看见她手里的时空胶囊时突然红了眼:"你怎么找到的?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她举起那张合影,"照片为什么会被烧掉?

我的信为什么在你这里?

"树影里突然走出个拄拐杖的身影,月光照亮老人鬓角的白发。

"是我让他来挖的。

" 周教授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沙哑,他指着陆时晏手里的纸,"那是当年《夏夜知了》的评审意见,上面写着 建议淘汰 ,时晏当年看到后,气得在操场烧了半张..."宋知意愣住了。

周教授是北电戏剧文学系的退休教授,也是《夏夜知了》的评委之一,当年正是他说 "编剧缺乏专业训练",让她彻底放弃了编剧梦。

"孩子,你认不出我了?

" 周教授叹了口气,指着她手里的《百年孤独》—— 那是陆时晏刚塞给她的,"大二那年,时晏抱着你的作文本找到我,说 老师您看,她写的句子比马尔克斯还灵动 。

"书页间夹着她高一的作文,陆时晏用红笔在空白处写满批注:这里的比喻像蝉鸣撞碎在玻璃上这个结尾应该让男主回头。

最末页贴着张便利贴:"她总在早读课偷看这本书,第 107 页被她折了角。

""他求我去看你的《夏夜知了》,特意叮嘱别说是他推荐的,怕你有压力。

" 周教授摩挲着泛黄的借书卡,上面有陆时晏的借阅记录:2014 年 7 月 3 日,也就是他收到清华录取通知书的第三天,"这孩子那天在我办公室坐了整夜,说要放弃保送资格去复读,我说 你先把她的才华保护好 ,他才把你的信和照片放进时空胶囊,说 等她愿意回头时再挖出来 。

"宋知意的目光落在借书卡最下方,那里有行被橡皮蹭过的铅笔字:如果重来,我宁愿没考上清华。

原来他早就知道志愿被篡改的事。

原来他放弃复读,是想先在清华站稳脚跟,再回头帮她找回梦想。

原来《月光岛屿》里男主说 "有些等待是为了更好的重逢",根本不是虚构的台词。

校史馆的灯光下,周教授翻开那本《百年孤独》的扉页,指着陆时晏的签名日期:"2013 年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40107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