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0912270" ["articleid"]=> string(7) "5787374"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1章" ["content"]=> string(2658) "。

"我试试看吧。

"苏晴说。

两天后,苏晴带来了好消息。

"晚星,李教授同意帮你!

"苏晴兴奋地说,"他说可以用他的名义申请办学许可证,你们合作办培训班。

""太好了!

"我激动得差点哭出来,"条件是什么?

""他要占股30%,但不参与具体经营,只是挂名。

""没问题!

"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能够继续办下去就已经很好了。

一个月后,办学许可证终于办下来了。

培训班有了合法身份,我也可以放心大胆地招生了。

李教授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很有学者风范。

他虽然只是挂名,但偶尔也会来看看,还给了我很多建议。

"晚星,办培训班不能只靠热情。

"李教授说,"要有系统的教学方法,要有质量保证,还要有品牌意识。

""李教授,您说得对。

"我虚心请教,"那我该怎么做?

""首先,你要制定标准化的教学计划。

其次,要培养更多的老师,光靠你一个人是不够的。

最后,要建立口碑,让学生和家长们满意。

"我认真记下了李教授的建议。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按照他的建议,逐步完善培训班的各个方面。

学生人数也在稳步增长,从最初的5个人增加到了20个人,然后是50个人...看着越来越热闹的教室,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独立自主,靠自己的能力生活。

不需要依附任何男人,也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

而在千里之外的北方,沈墨言还在到处打听我的消息,但注定是徒劳的。

我已经重新开始了,再也不会回头。

第六章1979年春,广州。

我的培训班已经小有名气了,学生人数突破了一百人,还聘请了两名助教。

正当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了。

"晚星,你家里来信了。

"苏晴拿着一封信走进教室。

我接过信一看,是父亲的字迹。

信中说,沈墨言已经被调到南方某军区工作,很可能就在广州附近。

他还在到处打听我的消息,父亲担心他会找到我,特意写信提醒我小心。

我看完信,心情复杂。

"怎么了?

"苏晴关心地问。

"没什么。

"我把信收了起来,"一些家里的事。

"但是心中却不能平静。

沈墨言居然调到南"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3955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