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0904722"
["articleid"]=>
string(7) "5785945"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0章"
["content"]=>
string(2668) "任何事了。
我只需要等待。
我知道苏晴的性格。
她是一个追求完美的,甚至有点偏执的女人。
她可以接受我的平庸,因为那是摆在明面上的。
但她绝对无法忍受她引以为傲的爱情,建立在一个谎言之上。
哪怕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谎言。
我给她制造了一个“认知失调”。
在她心里,“林逸凡是普林斯顿毕业生”和“陈默听说林逸凡是交换生”是两个相互矛盾的信息。
为了消除这种不适感,她只有两条路可走:1. 证明我是错的,从而巩固她原有的认知。
2. 证明我是对的,然后她必须面对整个认知体系崩塌的后果。
以她的骄傲,她一定会先选择第一条路。
她会去“求证”。
她不会直接去问林逸凡,那等于是在说“我不相信你”。
她会用她自己的方式,去“不经意地”核实。
也许,她会像我一样,去搜索普林斯顿的校友名录。
也许,她会在和林逸凡聊天时,假装无意地问起一些关于普林斯顿校园生活的细节,一些只有真正读过几年书的学生才知道的细节。
比如,哪个教授的课最难抢,哪个食堂的饭最难吃,毕业典礼上有什么传统。
而这些,是只去旅游过,或者只待过几周夏令营的林逸凡,绝对答不上来的。
一个谎言,会引出更多的谎言。
他会开始慌乱,开始闪烁其词,开始编造更离谱的故事。
然后,苏晴的怀疑,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从“他是不是在学历上骗了我”,到“他还在什么事情上骗了我?”
她会开始审视他说的每一句话,他做的每一件事。
他那完美无瑕的“高盛履历”,他那前途无量的“创业公司”,他那令人仰望的“家庭背景”……所有的一切,都会在她怀疑的目光下,慢慢出现裂痕。
我不知道这个过程持续了多久。
可能是一周,也可能是一个月。
那段时间,我过得异常平静。
我重新开始在电脑上敲字,不是为了发表,只是为了找回手感。
我仿佛一个布下了精密陷阱的猎人,安静地坐在远处,等待着猎物踩响夹子的声音。
声音,在一个深夜传来。
是我的手机,收到了一条微信。
来自苏晴。
上面只有一句话,或者说,一个问题。
“那家公司……叫德信资本,对吗?”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39408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