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0883904"
["articleid"]=>
string(7) "5781188"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2章"
["content"]=>
string(2658) ",“比预期快了半月。”
“周大人经验足,工匠们也卖力。”
苏清颜指着分流闸的位置,“再过一月,这三道闸就能完工,汛期前定能用上。”
两人并肩站在堤坝上,看着夕阳将黄河染成金红色。
萧承煜忽然道:“相府传来消息,苏宏远……去了。”
苏清颜怔了怔,心里竟没什么波澜,只淡淡道:“知道了。”
“刘氏被苏明轩赶去了家庙,听说日子不太好。”
萧承煜补充道,语气平静。
苏清颜笑了笑:“自作自受罢了。”
她没问苏明轩的下场,想来一个被宠坏的草包,没了刘氏和苏宏远的庇护,在相府也掀不起什么浪。
那些人,那些事,终究是过去了。
汛期来临时,青州下了三天三夜的暴雨。
苏清颜和周大人守在堤坝上,看着洪水撞在新堤上,溅起丈高的浪,却始终没能越雷池一步。
“成了!”
周大人大笑,胡子上都挂着水珠,“柳大人在天有灵,苏姑娘,你立大功了!”
工匠们欢呼起来,将安全帽抛向空中。
苏清颜望着稳固的堤坝,忽然蹲下身,捂住了脸。
不是哭,是笑着笑着,眼眶就热了。
外祖父,母亲,你们看,水挡住了。
14.回京后,皇帝论功行赏,要封她为“安河县主”,赐府邸。
苏清颜却辞了:“臣女只想回典籍库,把治河的法子编集成书。”
皇帝看着她,忽然笑道:“也好。
柳家出了个治水能臣,如今又出了个编书的才女,也算一段佳话。”
她终究还是回了典籍库。
阁楼里的卷宗又堆高了些,新添了青州治水的记录。
萧承煜常来,有时是送几本新得的孤本,有时只是坐在角落,看她修补书页,一言不发。
太傅偶尔打趣:“清颜,靖王殿下对你的心思,瞎子都看得出来。”
苏清颜只是低头研墨:“太傅说笑了。
殿下是念及外祖父的情分。”
她心里清楚,有些东西比情爱更重要。
比如亲手筑起的堤坝,比如流传后世的治河书,比如……再也不必看人脸色的自由。
这日,她正在整理最后一卷《历代河工考》,春桃匆匆跑进来,手里举着封信:“小姐,青州来的!
周大人说,分流闸起作用了,下游的百姓都在感念您和柳大人呢!”
苏清颜拆开信,周大人的字迹苍劲有力,字里"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3866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