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0882870" ["articleid"]=> string(7) "5780946" ["chaptername"]=> string(7) "第6章" ["content"]=> string(2630) "喏,拿着。”

林氏疑惑地打开布包,里面是两串崭新的、带着体温的铜钱,还有一小块用油纸仔细包好的、散发着清苦药香的褐色膏药。

“这……昭儿,你哪来的钱?

娘不要!

你留着,你开药铺也要本钱……” 林氏急了,想把钱塞回去。

“诊金!

刚挣的!”

顾昭按住母亲的手,语气带着不容拒绝的轻松,“王二牛他娘,腿好利索了,硬塞的谢礼!

您就收着!

铺子里的账本,我昨儿都帮您看好了,压在柜台砚台下头。

还有这膏药,” 他指了指油纸包,“专门给您配的,晚上热水泡了脚,就贴膝盖上,暖烘烘的,保管您明儿抬腿走路不费劲!”

他语速飞快,像背书一样把话倒完,趁着林氏还在怔忡,转身就往外溜:“我得去刘记布庄了!

晚了人家该说咱架子大了!”

话音未落,人已经像条滑溜的鱼,钻出了绣坊的门帘。

“哎!

你这孩子!

慢点跑!

看着点路!”

林氏追到门口,手里攥着那还带着儿子体温的铜钱和药膏,看着那消失在人群里的青色背影,眼圈慢慢红了。

她低头看着掌心的铜钱,又看看那块药膏,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里却盈满了化不开的暖意。

这孩子,自从一年前那场风寒高烧、昏迷了三天三夜醒来后,就像变了个人。

从前沉默寡言,一心只想着去城里大药铺当学徒,如今却扎在这小地方,嬉笑怒骂,管着东家长西家短,还总变着法儿地往家里塞钱塞东西……“林婶儿!”

一个娇脆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隔壁“苏氏药铺”的小东家苏棠,提着一个精巧的竹编小食盒,笑盈盈地走了过来。

少女穿着杏子黄的春衫,眉眼弯弯,像初绽的海棠,明媚得晃眼。

“棠丫头啊!”

林氏赶紧抹了下眼角,换上笑容。

“喏,我娘新做的枣泥山药糕,还热乎呢,让我给您送点尝尝。”

苏棠把食盒递过去,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顾昭消失的巷口,撇了撇嘴,“刚跑过去那个,是您家顾呆子吧?

风风火火的,又去‘行侠仗义’了?”

林氏接过食盒,笑道:“说是去刘记布庄复诊。”

“哼,他呀,” 苏棠皱了下小巧的鼻子,语气是嫌弃的,眼底却藏着不易察觉的柔软,“整天就知"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3863908" }